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辅导 > 专业课

2013年考研中外教育史重难点权威解析:洋务运动至清末

编辑:zhangf

2012-11-03

精品学习网考研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3年考研中外教育史重难点权威解析:洋务运动至清末,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制度变革

1.洋务教育:创办新式学堂: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留学教育等,意义和局限。

2.维新派的教育争论:据西方伦理观和民主观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中西学之辩;科举八股废存,建立新学校之辩。

维新派建立的学校:万木草堂和时务学堂。

3.百日维新的教育变革:1)废除八股,改革科举,讲求实学实政。2)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府、州县书院官学分别改为高等学堂,中等学堂和小学堂,设专门学堂。3)派人出国游学,4)设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辑外国教材和书籍,5)自由设立报馆,自由著书。

4.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1901年新政。

科举的改废:第一步,废八股,改策论,废武举,第二步,递减科举名额,第三步,完全废除1905年。

新学制建立:1902《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3《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设立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管理制度:1905年设学部,1906年设各省提学使司,府厅州县设劝学所,并分设学区,设劝学员。

教育宗旨:十字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意义和局限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开展社会教育,兴办革命学校,爱国学社,大通师范学堂

(三)思想

1.张之洞《劝学篇》

背景特点:洋务运动主要人物,封建主义教育的积极维护者,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奠基者。

主要措施:整顿封建传统教育,兴办洋务教育,制定和推行新教育制度。《奏定学堂章程》,制订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并推行完善,主张废除科举制度。

主要观点:《劝学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经史子集,明纲,强调封建伦理纲常,西学:西文西艺西史西政。意义与局限。

2.康有为《大同书》

背景特点:维新派主要人物,戊戌变法领导者。

主要观点:教育为变法关键。主张变科举,废八股,派游学,译西书。主张兴办学校,建立新的教育制度。

《大同书》:理想学制

3.梁启超

背景特点:维新运动主要人物。

主要观点: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社会取向的教育目的,培养国民。废八股,变科举,兴学校。规划学制,义务教育,论儿童和女子教育。论师范教育。

4.严复

背景特点: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第一个系统介绍和传播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启蒙人物。近代重要的启蒙学者和教育家。

主要观点:看重教育的救亡图强中的作用,教育救国论者: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提倡学习新学,学习西方的自然和社会政治科学,主张效法科学研究方法,注重实与用,反对读书穷理,提倡实验方法。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知识和制度。设想新学制。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抨击;批判尊孔读经的逆流,提倡学习西方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意义和性质。

标签:专业课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