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辅导 > 专业课

2013考研专业课指导:教育学复习误区

编辑:

2013-11-07

误区三:“我已复习妥当,考前不抱拂脚。”

所谓“临时抱拂脚”,本意是鼓励人们“工夫在平时”,现在却广泛被理解为“考前还看书往往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小肖和小田是教育学专业同班同学,准备考同样的学校,考试时结伴住宾馆同一房间,考完英语后小田就不停地翻看教育学的大纲解析,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也不忘把大纲解析再看看;小肖则一直斜躺在床上听歌。小田预计教育学统考有可能会考到“欧美主要国家近代教育”中的一堆法案,而且这一堆很难记忆的法案自己平时一直没攻下来,所以早上特地又看了一遍。试卷发下后,《巴尔福教育法》赫然在列,而且“德育体谅模式”的知识点昨晚也复习到了。小肖平时的复习效果一点儿也不比小田差,考前模拟考试的成绩也彼此相当,但是在考试时看到“体谅模式”的题目后便后悔不迭:“这个知识点我明明记得很清楚的,前几天还特意看过,就是突然想不起来,时间浪费了不少,结果还是把代表人物写成了拉斯、哈明、西蒙(价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做选择题时也感觉到不少概念答卷时不能确定,交了试卷后又想起来了。”

备考提示:教育学考试中的确会出现不少需要记忆的内容,而且人的记忆很奇怪,有些遗忘遵从“遗忘曲线”,有些东西“说忘就忘”。所以教育学考前翻翻书还是比较有作用的,如果能碰上原题更好;如果实在没碰上,至少让你对教育学的知识保持临场熟悉感,考试时候也能更快进入到教育学的情境中。如果平时复习的时候,清楚自己的重点、难点、盲点,还有薄弱点,临考前再看看书效果更好。但是,笔者个人认为,考前不适宜两个同学之间互相提问(这个工作可以在平时多做,有利于互相交流、查补缺漏),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焦虑。

误区四:“‘教育研究’只考大题,不必注意细节。”

福州大学小刘在2012年的复习中认为在复习教育研究方法时不必拘泥于细节,只需要掌握大体框架和比较成块的知识点其他的就可以忽略。但是在答卷时,选做题“问题解决的能力”是他复习的薄弱点,小刘不得不选做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题目,题目要求用符号来表示实验的基本模式,但小刘在答题中太不记得各个字母代表的含义,只能乱写几个字母碰碰运气。

备考提示:虽然统考中教育研究方法所占分值不多,但是对后续学习却有重要意义。运用常用的方法,如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等来探讨教育现象或研究教育问题,是一个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基本能力。研究方法注重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尽量参与一些实践。由于很多考生没有真正参与教育研究,因此,在答题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在平时参与了一些教育研究,才能真正地将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在答题时才能更加全面。此外,《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教育研究方法不考选择题,一旦考了选择题,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教育实验的类型、教育实验的格式、定量分析的方法、变量控制的方法等等知识点都是难度很大的考点。

标签:专业课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