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辅导 > 专业课

考研历史唯物主义常考原理概括

编辑:

2014-12-04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矛盾运动)原理

1.原理内容: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意义:(1)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

(3)这一规律是我们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

2.方法论意义:这一规律是我们党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

五、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

2.方法论意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表现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

2.方法论意义:中国跨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直接走向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原理内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会出现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

2.方法论意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标签:专业课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