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1-10-31
重点题2: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核心话题)
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谈谈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并谈谈如何实现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考点背景透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只有农业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才能顺利实现。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当前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了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这既是我们一贯的重要政策,也是历年考研的重要考点之一。
【相关材料精粹】
相关材料一: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三农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村改革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抓住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要求。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众多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
相关材料二:“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的论述
1?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重要讲话。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全会认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全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
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3?全会强调,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遵循以下重大原则:
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相关材料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出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的重点抓的工作是: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三、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的原则
(1)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2)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3)必须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大力改善农村的公共资源配置
3.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人居环境改善和人的素质提高相结合。改善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也是促进广大农民更新观念和改变精神面貌的物质基础。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
4.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任务
(1)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4)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5)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5.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五要五不要”
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6.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的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好五大机制:
一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财政支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资金);
二是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
三是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
四是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五是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
相关材料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任重而道远
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期我国的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对这些困难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充分认识前进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才能设法去解决它们。这些困难表现在: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是农业效益比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
三是农业资金投入有限,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不足。
四是农村科技人才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五是城乡统筹力度不够,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
相关材料五: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2?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对立问题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第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和重大原则,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第二,基层组织建设,始终是做好党管农村工作的基础。
第三,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整个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围绕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对农村制度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
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着眼于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旨在从根本上破除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基础;“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根本目的在于加强村民自治机制建设,不断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命题视角点拨】
三农问题历来是考研政治的重点,刚刚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作为我国当前工作的核心。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不但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它事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全局。所以考生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把握,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某一层面和某一领域,而是要全面、综合地联系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论述。国家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考生要紧跟党和政府最近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方针、决议;要联系社会实际,注意当前社会上有关三农问题的热点话题;要善于在理论上统筹全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论述。
重点题9: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55)
重点题10:社会主义分配问题(62)
重点题11:社会保障问题(67)
重点题12: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73)
重点题13: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77)
重点题14: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84)
重点题15:全球气候问题(91)
重点题16:全球金融危机(98)
重点题17:科索沃独立(107)
重点题18:伊朗核危机(113)
重点题19: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121)
重点题20:八国集团首脑会议(128)
标签:政治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