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0-12-20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能动反映论和直观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 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 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18. 下列观点中正确反映了个人与社会历史关系的有
A 。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对社会发展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
B。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人创造历史
C.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D。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19.所有制与所有权之间的关系是
A。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
B。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
D。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20.剩余价值划分为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包括
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21. 中国无产阶级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有
A.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关键
B.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实行又联合又斗争方针是保证领导权基本策略
C. 建立强大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坚强支柱
D.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是实现领导权根本保证
22.毛泽东所说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指
A。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 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C。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D。以统一战线为策略原则
23. 解放战争经过的三个阶段是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进攻 D。战略决战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因为
A。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它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C。它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
D。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25.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就要做到
A。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C。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D。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26.中国人民解放军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B。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D。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27. 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
A. 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主要条件
B. 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C. 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D. 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28.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关于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最值得去追求、人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的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B。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存在互为基础
C。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D。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
29.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行使国家立法权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不能将守法仅仅理解为履行义务,它还包含着正确行使权利
D。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30.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基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B。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C。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D。西方国家对我国施加压力的必然选择
3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共 产党成立八十八年、执政六十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相继实现的历史性转变是
A。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B。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C。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
D。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32.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的协议有
A。《海峡两岸空运协议》
B。《海峡两岸海运协议》
C。《海峡两岸邮政协议》
D。《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
33.2009年6月1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胡 锦 涛在会晤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对四国加强合作提出的意见是
A。增强政治互信
B。深化经济合作
C。推进人文交流
D。提倡经验互鉴
标签:考研政治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