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模拟题及答案(二)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的一般特征是
A.市场竞争公平化
B.市场行为法制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它的特征有
A.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B.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
C.企业必须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D.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
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下列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A.计划是社会主义的特有的属性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表明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计划和市场可以共存,具有互补性
D.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5.单纯市场机制调节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表现在
A.它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
B.无法解决经济总量平衡经济结构合理的问题
C.无法实现社会成员共同富裕
D.无法从总体上保证资源合理配置
6.我国现阶段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有
A.个人业主制
B.合伙制企业
C.股份有限公司
D.有限责任公司
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管理科学
D.政企分开
8.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的所有者权益包括
A.资产受益权
B.重大决策权
C.资产支配权
D.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9.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有
A.个人业主制企业
B.法人制企业
C.有限责任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
10.一些企业过去发生问题“不找市场找市长”,现在则是“不找市长找市场”。这一变化说明
A.企业和市长已不发生关系
B.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经营活动
C.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增强
D.企业有了依法自主经营的权利
11.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有
A.发挥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作用的必要条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
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前提
D.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外部条件,微观搞活和宏观调控相统一的结合部
12.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保持经济总量的大体平衡
B.保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
C.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
D.优化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3.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间接调控,其特征有
A.主要通过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手段实施调控
B.国家计划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是指导性的
C.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直接干预
D.行政手段不再成为调节手段
14.社会主义国家用来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主要有
A.利率
B.汇率
C.税收
D.法令
15.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紧急任务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个人自愿
B.城乡有别,地区有别
C.统一规划,分类管理
D.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16.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
C.社会互助
D.优抚安置
17.我国现阶段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和作用是
A.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加快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C.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D.维护社会安定,为居民提供安全网
答案、解析与内容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就其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选项ABCD四个方面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注意,本题还可以以题干为基础,变换备选项命制辨析题。
2.ABCD
[考点点拨]本题所考知识点:企业作为市场活动主体的特征
[解析]在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规律和优胜劣汰法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经营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是企业作为市场活动主体的特征。所以选项A.B.C.D都正确。
3.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解析]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把握这个知识点主要是要理解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所以A不正确,应选BCD.
4.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解析]这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它表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所以A是不对的。市场调节根源于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客观存在,和计划调节一样都是经济手段,可以共存与互补,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5.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点。
[解析]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相结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ABCD是市场机制调节自身的弱点。如果此题改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弱点缺陷为”,则有:对微观经济活动中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难以发挥作用;计划脱离实际;动力不足、效率低等。
6.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解析]市场经济在其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种企业制度,即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一般来说,前两种规模都比较小,现代市场经济中,大中型企业都采取公司制形式,公司制有多种形式,其中主要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7.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解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十六字”,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个知识点在1996年、1998年曾以不定项选择题形式考过,今后仍是考查的重点。
8.AB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关现代企业制度的知识。
[解析]这道不定项选择题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知识点有关内容命制的一道知识性试题,考查考生对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者权益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出资者作为股东可以领取股息收入,即享有资产受益权。出资者作为股东还可以参加股东大会;作为大股东,还可以参加董事会,享有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力。也就是说出资者的所有权益也包括选项A.B.D的三项权力,所以ABD是正确选项。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的, “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选项C属于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的具体内容,所以不符合题意要求。
9.CD
[考点点拨]本题所考知识点: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
[解析]A、B两个选项指的是两种基本企业制度C、D两项才是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都是公司制,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这两种典型形式。
10.BCD
[考点点拨]本题实际上考查的知识点是企业和政府的关系。
[解析]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市长代表政府对企业往往是发号施令,是直接对企业管理与命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长作为政府的代表,他对企业的管理以宏观调控为主,主要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经济手段管理企业,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也逐渐扩大,但并不意味着企业与市长已没有关系,因此A 不选。
11.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意义。
[解析]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是实现市场机制功能的前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条件;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条件。选项A、B、C、D是其重要性的具体表现。
12.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解析]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和具体任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从根本上说要服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选项ABCD是这一目标的具体化,答案全部正确。
13.AB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是否能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
[解析]该题的解题思路应从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的比较中来把握间接调控具有的特征。直接调控的特征是:在调控方式上,以指令性计划为主;在调控手段上,以行政手段为主。由这两方面的特征决定,直接调控必然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间接调控的特征是:在调控方式上,是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在调控手段上,是以各种经济手段为主,并且把法律规范、信息指导作为调控的重要手段。这时的行政手段已不再作为主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行政手段,而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采用的一种调节手段。根据上述的比较,就能够准确地从各选项中选出国家对经济活动实行间接调控具有的特征。
一部分考生可能会选择干扰项D.这说明他们对间接调控与行政手段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搞清楚。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的区别是在于行政手段已不再是主要的调控手段,即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经济手段为主。因此,间接调控并不完全与行政手段对立,在间接调控的情况下,行政手段仍然是作为一种调节手段,但只限于必要的行政手段。所以,不能简单地一看到间接调控,就认为行政手段不再成为调节手段了。
14.AB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解析]解题时要明确,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借助于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通过对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的调节,来协调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经济杠杆是一种调节手段,它采取了价值形式,是进行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D 属于法律手段的范畴,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15.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的把握。
[解析]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是:(1)社会保障政策要统一,管理要法制化;(2)社会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3)按照社会保障的不同类型确定其资金来源和保障方式,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办法应有区别;(4)提供社会互助;(5)发展商业性保险业,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B.C.D是正确选项,在这五项基本要求中,体现不出“个人自愿”这一要求,所以A是干扰项,排除。
16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保障。
[解析]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它一般由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几个方面组成,社会募捐不属于社会保障。
17.A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和作用。
[解析]ACD三个选项正确反映了题目的要求,A项是基本目标,C.D两项是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按劳分配原则要求不劳动者不得食,反对不劳而获。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要充分反映这一原则,真正体现效率优先。社会保障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在这个过程应尽量体现社会公平原则,这虽然和按劳分配原则相背离,但有利于社会安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