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peip
2013-08-15
小编现将2014年中国音乐学院少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简章整理如下:
调整事项:
1、2014年学术型、专业学位型主课初试时间提前到10月下旬进行。
2、考试科目的调整具体参看简章规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政策
招生工作按“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特殊措施。
三、招生生源
招生生源范围是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4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和湖北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不得更改。
四、报考条件
(一)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全国统一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毕业后保证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本科结业生不准予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中国音乐学院规定的体检要求。
6.汉族考生比例只招收总名额的10%。
7.非在职人员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
(二)推荐免试生可申请进入本招生计划。
五、招生名额:预计招收25名,以国家正式下达的计划数为准。
六、报名与考试
1.政治、外语统考网上报名:填写《报考201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凭此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主管部门”盖章后有效)到所在地省级招办领取网上报名校验码,并在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报名;在中国音乐学院规定交报名材料期间将此表(根据表中要求贴照片、盖章)交研究生处。
2.报名程序按照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进行。网上报名分为登陆中国音乐学院网站报名和登陆教育部研招网网站报名,共计两次网上报名。报名之后,需要分别进行两次现场确认。10月份主课考试合格的考生,请务必于11月10日—14日到中国音乐学院进行现场确认。
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内容 | 日期 | 注意事项 | 研究方向 |
中国音乐学院网上报名 | 9月16日-20日 | 1.登陆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网站( http://bszs. ccmusic.edu. cn/wsbm/sswb/bswb_index.jsp )。 2.截止日期为9月20日下午17: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网上报名期间咨询电话:010-64887364。 | 各专业 |
现场确认(中国音乐学院网上报名) | 10月15日 | 1.提交《报考201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2.应届毕业生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均验原件交复印件)及在读证明原件,其他人员持本人身份证和最后学历证书(均验原件交复印件)报考。 3.报名考生须提交一寸照片三张,填写《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报名表》。 4.填写初试曲目,详见“附件1”中的专业主课考试要求。 5.表演专业主课考试抽签(考试按抽签号顺序进行)。 6.报考音乐学系各研究方向的考生需交本人报考方向论文1-2篇(要求打印)。 7.报考艺术管理研究方向的考生需交本人论文1-2篇(要求打印)。 8.报考音乐科技系“电子音乐”方向的考生需提交电子音乐作品两首。其中一首必须是考生本人原创的电子音乐作品(请注明“原创作品”),必须包含音序工程文件;一首必须是考生本人制作的电子音乐作品(请注明“制作作品”),必须包含分轨音频工程文件。 | 各专业 |
教育部研招网网上报名 | 9月28日-29日或 10月10日-31日 | 1.登录中国硕士研究生信息网(http://yz. chsi. com. cn,或者http://yz. chsi. cn),每天9:00-22:00。 2.截止日期10月31日,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全国统考报名初试费按照网上说明支付。 | 各专业 |
现场确认(教育部研招网) | 11月10日-14日(每天上午9:00-11:30, 下午2:00-4:30) | 1.应届毕业生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和学生证、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其他人员应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所有考生均需审核原件、提交复印件。 2.现场采集照片。 3.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 各专业 |
3.专业主课考试、初试、复试日程安排如下:
内容 | 日期 | 注意事项 | 研究方向 |
各专业方向主课考试 | 10月19日-20日 | 各专业考试要求详见附件1。(2014年各专业方向主课考试均提前到2013年10月份进行) | 各专业 |
各专业公布主课合格名单 | 10月25日(暂定) | 登陆研究生处网站查询 | |
考生网上打印准考证 | 2013年12月底至2014年1月初(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 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请先下载保存到电脑后再进行打印)。 《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 各专业 |
考试 | 2014年1月(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 中国音乐学院初试 | |
2014年4月 | 中国音乐学院复试 1.报考指挥系的考生需于考试前一天到指挥系办公室领取复试指定曲目乐谱。 2.报考作曲、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方向的考生需交本人作品或论文两件。 3.报考音乐教育系各研究方向的考生需交本人论文1-2篇(要求打印)。音乐文献翻译方向,须提交音乐文献翻译习作(英译汉/汉译英,课题自选并附原文)。 |
备注:
1.报考系别、研究方向、考试要求、导师目录详见附件1。
2.政治、外语等考试科目及代码详见附件2。
3.各研究方向专业考试科目表详见附件3。
4.中国音乐学院不接收调剂考生。
5.考试地点:所有考试均在中国音乐学院进行。
6.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将核查考生报考信息,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七、录取
1.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
2.考试科目达到合格标准。
3.不接受未报本计划的调剂考生,本计划考生不得调剂到本计划以外录取。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录取类别均为定向,且须签订定向协议书。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和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书;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与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书。考生签订协议书后,招生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毕业后回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
八、入学
1.所有被录取新生第一学年均须到教育部指定的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接受培训,重点补修外语、大学语文等基础知识,兼顾其他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和宗教理论的学习和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招生单位开始硕士课程学习。
2.在本院学习专业年限为三年。课程学习合格,学位作品、学位音乐会及学位论文通过,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文学硕士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九、其他
硕士生毕业后必须回定向地区或单位连续服务至少5年(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学校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本计划学习毕业的,必须回原单位继续工作至少8年)。
毕业生不按协议就业者,要支付培养成本和违约金。违约金的具体标准、支付方式等另行规定。
本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翔路1号邮政编码:100101
中国音乐学院网址:www. ccmusic.edu. cn
研招办网址:http://www. ccmusic.edu. cn/zzjg/xzbm/yjsc/yjszszx/
研招办电话(传真):010—64887364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14年中国音乐学院少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简章,更多关于2014年考研信息请点击精品学习网考研动态。?xml:namespace>
标签:考试动态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