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研究生院校库 > 海南大学 > 院校动态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编辑:sx_wangxd

2013-10-30

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即将报考海南大学的考研朋友编辑整理了“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希望对广大考友有所帮助!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成立的。2011年6月15日学校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大会,任命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德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22人,有博士和在读博士12人。学院有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

  学院现有1个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1个海南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同时,学院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支持,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迄今,学院已毕业硕士生150余人,其中多人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不少毕业生成为高等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并走上领导岗位。

  学院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学院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致力于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同时,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断创新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名教师获得海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 1名教师获得“粤桂琼三省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1名教师获得“粤桂琼三省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学院坚持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了《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中国与越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新探索》、《马克思思维方式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当代思想理论教育前沿问题纵论》、《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人的存在与发展》、《制度公正与人性完善》、《高校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研究》、《儒道佛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与近现代社会变革》、《琼崖革命论》、《琼崖革命史》、《琼崖革命精神论》、《琼崖革命研究六十年》、《海南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现代化背景下的海南大特区》、《非均衡格局中的区域发展》等著作30余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刊发表论文30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其中,《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2009年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迎接党的十七大重点图书”。2009年该书和《现代化背景下的海南大特区》同获第六届海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学院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既是一个年轻的学院,又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学院。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建校时的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马列教研室和1983年建校时的原海南大学马列教研室(2007年两校合并)。马列教研室后来更名为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基础部、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科学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科学部)等,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曾在海南省率先开展邓小平理论案例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海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过海南大学的教学改革经验。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社会科学部)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新的世纪,学院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2002年,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评为海南省扶持学科。以该学科的师资队伍为依托,2004-2006年海南大学先后取得了公共管理(MPA)、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硕士点,奠定了后来学院发展的学科基础。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在历史上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更多关于考研信息请点击精品学习网海南大学。

标签:院校动态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