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地区经济一体化知识

2011-05-19 17:58:44 来源:精品学习网 字体放大: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读取经济一体化知识,具体包括关税同盟理论、大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等。

(一)关税同盟理论

系统提出关税同盟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范纳和李普西。

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

关税同盟建立后,关税体制成为对内取消关税、对外设置差别待遇的共同关税,将会产生以下静态效果:

(1)贸易创造效果

贸易创造效果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关税同盟建立后,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化分工。这样,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便被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本国该项产品的消费支出减少,而把资本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贸易创造的结果使关税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2)贸易转移效果

假定缔结关税同盟前关税同盟国不生产某种商品而采取自由贸易的立场,免税(或关税很低)地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成立后,同盟成员国该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同盟成立前出加,消费支出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效果。

(3)贸易扩大效果

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是从生产方面考察关税同盟的贸易影响的,而贸易扩大效果则是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的。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移情况下,由于都存在使需求扩大的效应,从而都能产生扩大贸易的结果。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税同盟可以促进贸易的扩大,增加经济福利,这就是贸易扩大效果。

(4)关税同盟建立后,可减少行政支出

建立关税同盟后,同盟内彼此间废除关税,故可以减少征收关税时的行政支出费用。

(5)关税同盟建立后,可减少走私

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商品可在同盟国间自由移动,在同盟内消除了走私产生的来源,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查禁走私的费用支出,还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6)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增强集团集体谈判力量

关税同盟建立后,集团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统一对外进行关税减让谈判,有利于同盟成员国地位的提高和贸易条件的改善。

2.关税同盟产生的动态效果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主要是分析关税同盟对同盟成员国经济各方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专业化分工和生产配置

(2)获取规模经济利益

(3)刺激投资

(4)促进技术进步国际商务师考试报名

(5)提高要素的流动性

(6)加速经济发展

(二)大市场理论

共同市场与关税同盟相比较,其一体化范围较之关税同盟又进了一步。共同市场的目标是消除保护主义的障碍,把被保护主义分割的每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统一成为一个大市场,通过大市场的内的激烈竞争,实现专业化、批量化生产等方面的利益。共同市场的理论基础是超越静态的关税同盟理论的动态的大市场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西托夫斯基和德纽。

大市场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延伸,扩大市场范围,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技术利益;通过市场扩大,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进而达到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的目的。

(三)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日本教授小岛清在考察经济共同体内部分工的理论基础以后,提出了国际分工的新的理论依据。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大市场化来实现规模经济,这实际上也就是成本长期递减的问题。通过大市场化实现规模经济是协议性分工的基础。实行协议性分工的条件是:

1.必须是两个(或多数)国家的资本、劳动禀赋比率没有多大差别,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协议性分工的对象商品在哪个国家都能进行生产。在这种状态之下,在互相竞争的各国之间扩大分工和贸易,既是关税同盟理论所说的贸易创造效果的目标,也是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目标。而在要素禀赋比率和发展阶段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由于某个国家只能陷入单方面的完全专业化或比较成本差距很大,所以还是听任价格竞争原理(比较优势原理)为宜,并不需要建立协议性的国际分工。

2.作为协议分工对象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因此产生出如下的差别,即规模经济的获得,在重化工业中最大,在轻工业中较小,而在第一产业几乎难以得利。

3.不论对哪个国家,生产协议性分工的商品的利益都应该没有很大差别。也就是说,自己实行专业化的产业和让给对方的产业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否则就不容易达成协议。这种利益或产业优劣主要决定于规模扩大后的成本降低率,随着分工而增加的需求量及其增长率。

从第三个条件(没有优劣之分的产业容易达成协议)可以得出:协议性分工是同一范畴商品内更细的分工。

上述三个条件表明,经济一体化或共同市场必须在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建立,而不能在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即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之间建立。同时也表明,在发达工业国家之间,可以进行协议分工的商品范畴的范围较广,因而利益也较大。另外,生活水平和文化等相互类似、相互接近的地区,容易达成协议,并且容易保证相互需求的均等增长。

(四)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现象做出阐述的是较有影响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它由鲍里斯?塞泽尔基在《南南合作的挑战》一书中系统地提出。其主要内容如下: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的原则、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因素、制定经济一体化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关于争端的解决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