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网小编为考生搜集整理了:2013年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财政的概念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财政的概念
一、财政产生的经济与政治条件(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 原始社会末期,财政产生。
(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为财政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二、财政的一般特征(一)财政分配的主体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它包含几层含义:
第一,国家是财政分配的前提;第二,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第三,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二)财政分配的对象从财政分配的实际内容来考察,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即剩余产品的一部分。
(三)财政分配的目的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第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产品不具有排他性;第三,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需付出代价或只需付出少量的费用;第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来源只能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社会公共需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保证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如国防、外交、普及教育等。
(2)准社会公共需要。如高等教育、医疗事业。
(3)大型公共设施。如邮政、民航、电力和城市公共设施等。
三、公共财政理论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公共产品的特征:
1.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2. 受益的非排他性3. 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4. 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市场失灵的五个主要表现:
1.公共产品缺失:请结合已讲的公共产品的特征来理解2.外部效应: 3.不完全竞争: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与失衡(三) 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体系1.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正确认识财政的性质。
2.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范围。
3.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级财政的权责和收支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