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网小编为考生搜集整理了:2013经济师考试辅导:我国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我国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四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一次非典型性通货膨胀。下面仅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次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采取的对策及其效果进行介绍。
一、1993—1996年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八五”期间,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通货膨胀问题又接踵而至。1992年以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的“双高”现象,标志着我国又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循环的高涨阶段;20%左右的物价上涨率,表明了此时社会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这一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很复杂,有过度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引致的财政赤字、信用膨胀问题,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有国家调整物价结构、提高农产品物价而引致物价总水平上升,即“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有我国长期未得到解决的经济结构问题,瓶颈产业的短线产品物价上涨而引致的物价总水平上升,即“结构型通货膨胀”;还有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而引致的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即“输人型通货膨胀”。国家采取“适度从紧”_的财政、货币政策,于1996年基本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二、2007—2008年
2007~2008年的物价持续上涨被称为非典型性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此次持续近一年的物价上涨结构性明显,持续时间不长,且成因也是多方面的。2006年全年我国CPI的上涨率为1·5%。2007年1月的CPI上涨率为2.2%,但自2007年年中以来,CPI出现持续上涨的趋势,2007年5月的CPI上涨率为3.4%,6月的CPI上涨率为4.4%,自此每月攀升.到2008年2月达到此次通货膨胀的高点8.7%,自此开始回落至12月的1.2%。本轮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特别是肉类,并传导到食品类产品上。2007年末到2008年年中,基础原材料和能源产品价格也开始持续大幅度上涨。2008年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然而,非食品价格上涨一直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同期非食品价格上涨率为1.8%。由此判断,2007--2008年我国经济中出现的物价上涨并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货膨胀。我国官方对此称之为结构性通货膨胀,也是将控制物价上涨的目标定位为,防止由结构性通货膨胀演变为普遍的通货膨胀。
2007--2008年物价上涨原因有多方面:
①供需失衡,比如食品行业,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②成本拉动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国内某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③国内投资过热,大量流动性资本流向楼市股市,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④国内突发事故灾难,如雪灾、地震等造成短期物价反弹压力;
⑤对外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外汇占款过多,人民币投放多;
⑥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人国内。治理措施表现在:2007--2008年初,中央银行采取连续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加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从紧货币政策,同时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手段的运用,还有对房地产和股市的调控等。
三、2009--2010年
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回升向好,中国的CPI在2009年年末也开始由负转正,而且在2010年呈现出逐月逐季加快的趋势。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3%。从具体指标来看,2010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9·8%,一改之前逐季下滑态势。但是2010年12月份CPI上涨4.6%,虽较11月份的5.l%有所回落,但是仍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4.2%一4.3%的水平,预示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2010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0年12月4.6%的CPI相比于11月已经有了明显下降,显示出政策措施在调控物价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全年CPI数字却超过政府之前确定的3%的水平,显示出通胀压力依旧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