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第七章考点

2014-10-22 17:15:19 字体放大:  

第七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一、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1.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

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熟悉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 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2.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

(1)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

(2)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经济发展。

(二)掌握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劳动的投入数量

资本的投入数量

劳动生产率

资本的效率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1.熟悉两因素分解法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2.掌握三因素分解法

就是运用生产函数,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叫"索罗余值":GA=GY-αGL-βGK

二、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一)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

1.熟悉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指的是总体经济活动,而不是个别部门或个别经济总量指标。

2.熟悉经济周期的类型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 长周期(50-60年,康德拉耶夫周期)

中周期(8年左右,朱格拉周期)

短周期(3-5年,基钦周期)

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 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

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我国就属于增长型周期

(二)熟悉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可以把经济周期首先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扩张阶段和紧缩或衰退阶段,如果衰退特别严重,则可称为萧条。扩张阶段又可以再细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熟悉各阶段特征。

(三)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投资率的变动、消费需求的波动、技术进步的状况、预期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动、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

(四)了解我国的经济波动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属于增长型周期波动,波动幅度并不大。

(五)掌握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类型 具体指标

一致指标 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先行指标 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广义货币M2

滞后指标 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三、经济发展

(一)熟悉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包括:

1.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2.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3.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的逐步改善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的提高。因此以人为本就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主要是要促进"三个转变":

1.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熟悉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内容,注意五个统筹的含义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办法是统筹兼顾。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开放和对外开放。

<--注册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