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网小编为考生搜集整理了:中级经济基础记忆要点: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 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
2、 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一国金融业,并以其为核心构成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融资媒体的金融体制。
3、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1)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2)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3)管理金融业的需要。(4)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
4、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是中央银行产生的第一个标志。随着资本主义由竞争走向垄断,中央银行也发展成为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1)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2)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3)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如前苏联、东欧各国和新中国。
5、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问题,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
6、 中央银行独立程度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高度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第二阶段——基本不独立,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70年代初 第三阶段——相对独立,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
7、 中央银行的职责: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是寓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的。其业务活动特征为: (1)不以盈利为目的。 (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3)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
8、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货币发行业务、对银行的业务和对政府的业务。
9、 货币发行业务——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10、对银行的业务——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1)集中准备金。(2)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三种贷款方式:再抵押放款、商业票据的再贴现和再贷款。(3)全国清算——此项业务为中央银行主要的中间业务。
11、对政府的业务——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1)代理国库。国库存款是中央银行主要负债之一。(2)代理国家债券发行。(3)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5)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12、中央银行的资产:贴现及放款、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外汇及黄金储备、其他
13、中央银行的负债:流通中的通货、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14、中央银行组织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中央银行组织全国银行清算包括同城或同地区和异地两大类。同城或同地区银行的资金清算主要是通过票据交换所来进行。票据交换应收应付最后都通过中央银行集中清算交换的差额。
15、中国支付结算体系由四部分组成:(1)银行账户体系(2)支付结算工具体系。中国将逐步建立以票据和信用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满足多种经济活动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各阶层使用的支付结算工具体系。(3)支付清算系统。支付清算系统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国家支付清算系统和商业银行行内资金汇划系统,二是票据交换所。(4)支付结算管理体系。
16、货币政策并不等同于金融政策,它只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量、利率或其他中介指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
17、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政策目标;②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③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18、中央银行在运用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时,主要是通过调控货币供给来影响经济生活的。
19、货币政策目标包括:1.稳定物价,称为“稳定货币” 2.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 4.平衡国际收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20、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2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所吸收存款的比率。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若中央银行采取放松银根政策,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2、存款准备金缺陷:超额存款准备金掌控在商业银行手中;作用力度强;成效较慢,时滞较长。
23、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支持。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提高再贴现率;若中央银行采取放松银根政策,调低再贴现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相比,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要大一些、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但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却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因此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能否获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的态度。
24、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债券的业务活动。
25、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相比较,公开市场操作更具有弹性;与再贴现政策相比较,公开市场操作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卖出债券;若中央银行采取放松银根政策,买入债券。
26、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投机。
27、 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手段: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
28、间接信用指导:即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间接信用指导:灵活,但要起作用,必须是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有较高的地位,并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利和手段。
29、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一经确定,中央银行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的三大原则选择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
1.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利率,通常是指短期的市场利率。
2.货币供应量。 从1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定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3.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