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预习辅导:第二章

2011-05-14 11:20:27 来源:考易网 字体放大:  

一、 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u 考试内容:

1、商品的基本属性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3、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u 要点:

1、商品的概念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

(1) 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

(2) 自然属性。

(3)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3、商品的价值

(1)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2) 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3)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4、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矛盾统一

(1) 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

(2) 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

5、具体劳动

(1) 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2)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3) 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4) 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劳动在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无法比较

6、抽象劳动

(1)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2)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3) 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 对于生产任何商品的劳动来说都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区别。

7、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矛盾统一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A.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见要点5、6。

8、商品价值量的概念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

9、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0、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 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

(2) 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

A.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

B.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3)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u 例题

1、(2007年)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C

2、(2008年)商品的二重性是由( )决定的。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正确答案:B

3、(课后习题)商品是()

A.供别人和社会使用的劳动产品

B.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C.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正确答案:D

4、(课后习题)凝结在商品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正确答案:B

5、(课后习题)个别企业生产商品劳动时间的缩短意味着()

A.商品价值量的减少 B.商品价值量的增多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正确答案:D

6、(课后习题)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

B.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

C.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E.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必然有价值

正确答案:AB

7、(课后习题)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

C.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正确答案:AE

8、(课后习题)使用价值是商品的()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有用性 D.交换属性 E.永恒属性

正确答案:ACE

9、(课后习题)抽象劳动是()

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形成商品的价值

C.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D.劳动的自然属性

E.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正确答案:ABCE

10、(2008年)商品的价值是()

A.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B.商品的自然属性

C.生产商品消耗的有用劳动

D.商品的社会属性

E.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

正确答案:ADE

二、 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考试内容:

1、 货币产生的过程

2、 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3、 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

要点:

1、货币的形成——四个阶段

(1) 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只绵羊=2把斧子

(2) 扩大的价值形式

=2把斧子

=1件上衣

1只绵羊   =3公斤茶叶

=若干其它商品

(3) 一般价值形式

2把斧子

1件上衣

3公斤茶叶 =1只绵羊

若干其它商品

(4) 货币价值形式

2把斧子

1件上衣

3公斤茶叶 =1克黄金

若干其它商品

2、货币的本质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3、货币的职能

(1) 价值尺度——基本职能

A. 可以是观念的货币

B. 商品的价格

(2) 流通手段——基本职能

A. 媒介

B.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 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3) 支付手段——延期支付、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

(4) 世界货币

A. 作为国际购买手段,购买外国商品

B. 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

C. 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4、货币流通规律

(1) 概念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其基本内容是: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

(2) 公式

(3) 随着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和商业信用关系的发展,货币流通的公式表现为:

5、纸币流通规律

(1) 内容

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2) 通货膨胀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3) 通货紧缩

如果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货币价值含量上升,物价普遍下降。

例题:

1、(2007年)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有( )。

A.社会劳动者数量

B.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C.商品的价格水平

D.商品的流通范围

E.货币的流通速度

正确答案:BCE

2、(2008年):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B. 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 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 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了5斤苹果

正确答案:C

3、(课后习题)()是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职能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价格标准 D.交换价值

正确答案:B

4、(课后习题)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A.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B.与代售商品总量成正比

C.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与物价水平成正比

正确答案:A

三、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考试内容: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2、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要点: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 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2)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1) 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2)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例题

1、(2007年)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

A.商品销售数量 B.产品生产数量

C.商品价格运动 D.货币流通速度

正确答案:C

2、(2008年)价格受供求的影响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A.商品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B.各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C.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D.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E.价格变化不会无限脱离价值,说明价格归根到底受价值制约

正确答案:BCDE

<--注册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