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网教师频道编辑为参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搜集整理了:2012年精算师考试复习指导:分析交强险业务的盈亏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分析交强险业务的盈亏
不能用简单赔付率分析赔付情况
简单赔付率,是指一个时期内的赔款支出占保险费收入之间的比率。由于保险公司是负债经营,当期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障只占当期售出保单中保险公司所承诺的保障责任的一部分;同样地,当期已支付赔款只占保险公司最终赔付额的一部分,其他部分以未决赔款形式存在。因此,用简单赔付率指标不能反映交强险业务的经营业绩,在精算中根本不采用这一指标。
在精算学上,用于反映某类业务赔付情况的指标是“赔付率”和“损失率”。其中,赔付率是指一段时间内已发生损失与已赚保费之比。损失率是指某类业务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已发生损失(包括直接理赔费用)除以同一时期的已赚保费。
在精算中,常常将直接理赔费用与实际赔款合并考虑。直接理赔费用是指与赔案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1)诉讼费用、委托其他公司进行的查勘检验费用;(2)向独立理算人所支付的费用。直接理赔费用在责任险类的总赔付额中所占的比重不容忽视。
反映交强险业务赔付情况的综合性指标——综合比率
分析交强险业务是否盈利,关键是计算其综合比率。综合比率是损失率和费用率之和,其中费用率是指某类业务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发生的承保费用(包括:展业费用和其他费用,但是不包括直接理赔费用)除以它在同一时期的承保保费。若综合比率小于100%,则说明该类业务存在承保利润;若综合比率大于 100%,则说明该类业务存在承保亏损。
交强险业务的损失率必须结合费用率进行评估。虽然交强险业务受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巨灾事件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但是综合比率仍然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业务的运营状况。若某家保险公司的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该保险公司往往可以承受较高的损失率,并具有较强的赚取承保利润的能力。
交强险业务费用率较高
首先,看一下交强险业务中费用率的构成成分。根据已经颁布的有关条例和通知,交强险业务中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初始费用:主要指为保险合同订立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其中保单招揽费用(即手续费)是初始费用中很重要的一项。手续费比例每单不得高于保费的4%。
(2)管理费用:主要指保险合同订立后的日常经营管理费用。
(3)间接理赔费用:包括向本公司理赔人员所支付的勘查、检查、鉴定等费用。
(4)流转税:营业税率为5%,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平均为营业税应纳税额的7%和3%。
(5)保险保障基金:保险公司按保费收入的1%提取保险保障基金,记入当期损益。
(6)再保险成本:交强险业务运营商往往根据需要对交强险业务作合适的再保险安排,而分入业务应该给再保险分入人能够带来一定的利润,这就构成了再保险成本。各保险公司所作的再保险安排不尽相同,再保险成本也存在差异。
(7)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每年按照交强险收取保费的一定比例提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该项基金目前尚未建立。
可将上面的费用成分大致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其数值大小与保费呈比例关系,包括初始费用、流转税、保险保障基金、再保险成本、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至少占保费的10.5%;另一类是其数值大小与保费无直接比例关系,包括管理费用、间接理赔费用等。
精算在年金中的应用
精算(Actuarial)起源于人寿保险中的保费计算,在寿险、非寿险和企业年金三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国外,法律要求待遇确定型(DB)年金计划每年都必须聘请职业精算师对年金基金的资产、负债、支付水平、所需缴费等进行精算。比起DB计划,缴费确定型(DC)计划中使用的精算方法要简单得多。我国新颁布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将采用缴费确定(DC)模式,实行个人账户基础上的基金积累制。因此本文只是对精算在DC年金方案设计和运行中的应用作简要探讨。
精算方法在DC年金计划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个人账户缴费情况预测未来企业年金的替代率
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上一年度该职工的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4年某城市一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 650元/月,而该职工的退休前一年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59.09%。
替代率是衡量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的核心指标
标,稳定的替代率水平可以发挥企业年金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保障职工的退休生活。因此在设计年金方案之始,就需要根据个人账户的缴费情况对未来年金的替代率进行预测。替代率的预测分为三步:
首先必须计算出未来个人账户积累额。在职工年龄、性别、退休年龄、目前工资水平、缴费比例、未来工资增长速度、投资收益率等假设条件一定的情况,可以计算得到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的个人账户积累额。具体可表示为:
第i年积累额=(第i年工资水平×缴费比例)×(1+预计收益率)积累年限
其中:第i年工资水平=初始工资水平×(1+预计工资增长率)i
再将各年积累额加总即得到退休时的个人账户积累额。
第二步是计算未来的年金支付水平。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固定年限法,类似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将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年限即可。二是平均余命法,即以人寿保险生命表为基础,养老金一直发放至职工死亡,这一方法可以帮助职工规避”长寿风险”,也更多地为国外企业年金所采用。
按照平均余命领取养老金的方式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根据职工的退休年龄、性别,在此基础上选择的生命表计算出该职工退休时的平均余命;第二,将个人账户积累额度委托账户管理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专业账户管理机构等),由账户按照平均余命为职工发放养老金。职工每月有权利按照一定标准领取养老金,直至死亡。
第三步是用支付水平除以退休前一年的工资水平即得到未来的替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