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辽宁省锦州工业表现不俗,多喜临门。石油化工、基础原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生机勃发,光伏、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等新兴支柱产业锦上添花。数据为证:2012年,锦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00亿元,增长11%;新增亿元以上企业150个,其中,5亿元以上15个;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77户;光伏、钛及特种金属、石化及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义县新型冶金材料5个省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超1000亿元。
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增长幅度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锦州工业,局面喜人,振奋人心。
成绩背后,是锦州市实施沿海突破、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战略和“工业立市”、培育壮大新兴支柱产业的真情诠释,是锦州工业战线积极推进工业“五项工程”的真实写照。
锦州工业,再让人们刮目相看。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锦州工业大步流星。
早春时节,锦州大地春潮涌动。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新老工业携手前行。新企业、新厂房、新产品如雨后春笋……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支柱产业,从普通产品加工到高科技产品生产,一条条转动的流水线,一台台轰鸣的机器,无不奏响锦州工业的时代交响曲。进入2012年,锦州大地上处处是一派工业战线奋进跨越的喜人景象。
走进企业,耳闻机器设备的隆隆声响,目睹那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标准化厂房和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锦州工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劲头可见一斑。
2012年是国际国内形势较为复杂的一年,欧债危机、美债危机致使国际市场持续低迷,产品订单减少、价格下降,企业融资难,这些都给去年的锦州工业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锦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稳中求进、稳中求快”为总基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以“工业五项工程”为抓手,突出抓好产业集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开创了工业经济发展新局面,为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2年3月2日,尽管锦州气温还在零下,可2012年锦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地的锦州市委礼堂里却是一片春色。 “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工业要打头阵、当先锋”这样的话语成为会场内的最强音。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实现锦州经济 “稳中求进、稳中求快”,锦州工业举足轻重,锦州工业响鼓重槌。
实施沿海突破战略,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锦州 “工业五项工程”风起云涌、风生水起。围绕“产业集群工程”,加快发展新兴支柱产业;围绕“项目工程”,加大工业固投力度;围绕 “企业提升工程”,加强工业运行调控;围绕“并购工程”,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围绕 “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工程”,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全力支持工业企业快速发展,锦州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个个超常规、一项项硬措施出台并实施了——实行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帮扶100户重点企业制度;实行具体处室周调度、责任部门月调度、市政府季调度制度和重点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监控分析制度;定期召开生产要素协调会,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电力等难题;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协调资金问题;各县(市)区采取有力措施,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进行领导帮扶、定期调度,及时帮助解决各种问题。
冬日的锦州寒气逼人,可锦州七里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力电器产业园里,辽宁锦兴电力金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生产一派繁忙。在辽宁国大乳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生产车间里紧张地忙碌着。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拓展产品品种、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工人加班加点,去年完成了300吨左右的产量,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
在中信锦州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一线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生产中。你看,火花飞溅的冶炼炉旁,他们正挥汗如雨;鲜红炽热的铁水包外,他们正吊装搬运;银白朵朵的金属铬成品,展现了员工争创一流的雄心。金属锰厂自去年9月8日复产以来,每天的产量均在 15吨以上。走进电解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的生产场面,有的员工为保证槽面质量做着维护工作,有的员工正在仔细地选板、洗板……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以昂扬的斗志、火热的干劲、出色的业绩为锦州发展贡献力量。 ”锦州工业战线掷地有声。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实现锦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锦州工业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