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预习讲义:具体审计目标

2012-10-24 11:08:19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精品学习网考试频道小编应广大考生的需要,特为参加考试的考生策划了“2013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预习讲义:具体审计目标”专题等有关资料,供考生参考!

具体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是上述总体审计目标在具体审计项目中的细化。

具体审计目标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个别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相关项目审计时均应达到的目标;个别审计目标是按每个审计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只适用于特定的审计项目。

财务审计项目而言,其一般审计目标与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密切相关。审计的过程就是获取支持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的审计证据的过程。

例如,管理层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存货及其金额100万,意味着做出了下列明确的认定:

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存在)

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计价和分摊)

同时,管理层也做出下列隐含的认定:

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完整性)

2.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权利和义务)

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包括:(1)存在或发生;(2)完整性;(3)权利和义务(资产、负债);(4)计价和分摊;(5)反映和披露。

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可以归为三类:(1)对各类业务(交易和事项)的认定;(2)对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3)对报表列报的认定。

财务审计项目的一般审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合理性:记录或列报的金额在总体上的正确性程度。通常是指审计人员使用分析性复核方法或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后对被审计单位所记录或列报的金额在总体上的正确性程度所做的估计。

2.真实性:记录或列报的金额是实际存在或发生的。(没多计)

3.完整性:实际存在或发生的金额均已记录或列报。(没少计)

4.权利和义务:记录或列报的金额确属本单位所有或所欠。

5.计价正确性:记录或列报的金额经过正确的计量、计算与分摊。(金额没错)

6.截止期正确性:各类业务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时间没错)

7.过账和汇总正确性:记录或列报的金额经过正确的过账和汇总,勾稽关系正确。

8.分类正确性:各类业务记录于恰当的账户,列报的金额经过恰当的分类和描述。(科目、报表项目没错)

9.披露正确性:财务报表正确反映了记录的金额和有关的披露要求。

10.合法性:记录的各类业务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更多内容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