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注册会计师学习心得:在校学生是否需要考注册会计师

2013-04-10 18:22:48 字体放大:  

鉴于考生们对注册税务师考试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3注册会计师学习心得:在校学生是否需要考注册会计师一文,供大家参考!

每个人都属于社会,每个环境下的每种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不遵守游戏规则,很难畅通无阻、游刃有余。对于职场新人而言,把握住正确的规则和法则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认清自己、提升自己、明确未来方向,步步都需要“老江湖”们为我们指导点拨,他们的经验和指导能为我们的会计之路提供不少捷径。

在校生要考CPA吗

近些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尤其是每年大量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去争抢为数不多的饭碗。如何增加自己求职的砝码,在如恒河沙数的简历中拔得头筹,成为现今在校大学生不可回避的问题。除了假期打工,增加工作经验,剩下就是毕业前的实习,但这是每个大学生都有的机会,并不足以使人鹤立鸡群。思来想去,惟有考证一途。

“投简历的时候,用人单位并不了解你,大多数主要通过面试者手中的证书来决定是否给你面试机会,是否录用你,多一个证书会比别人多一些优势,取胜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些,”大四学生小马说。小马认为考证可以为日后找工作积累一些资本。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很难,不如在学校期间多学一些技能,找工作时多几份本事,也能增加成功和自信。目前,用人单位大多不太注重学科成绩,而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各种各样的证书理所当然成为体现综合素质的参照物。

相对于其他专业 财经类专业的在校生要幸运得多

有“财务第一证”美誉的注册会计师(CPA)的报考规定如下: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以免予部分科目的考试。

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现在各地对在校生报考注册会计师所掌握的尺度不一,不过大多对报考资格的审核比较宽松,首次报名有分为应届为取得毕业证的大专以上学生和已取得大专及以上文凭的考试两种,对未取得毕业证(7月取得毕业证、9月考试) 现场报名后只需要7月份取得毕业证后再去现场审核即可,不似有的专业资格证书报考,明确规定毕业后方能达到报考条件,更有的还规定了工作年限。

一般来说,如果财经类专业的在校生在报名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当着手准备CPA的考试,即便是尚未达到报考条件,也应做好相关的预习准备,以争取在学业完成后的前后两年内获得此项证书。个中原因有三:一是CPA证书对于财务从业人员的重要性,虽达不到一劳永逸的程度,但一纸CPA证书在手,不但增添了求职的砝码,对职业之路的选择也大有裨益;二是学校的学习环境较好,而相对于理论知识占很大比重的CPA考试,在良好的学习环境里更容易增加成功率;三是一旦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随之而来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财务工作的繁杂工作量,也很难使人心无旁骛,就算是学习毅力十分坚韧,也要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时间精力。

林慧是一所财经类院校的本科在校生,因为嫂子王芸是从事财务工作的,现在已做到某集团公司财务经理的职位,当初林慧在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就多少受了嫂子的影响。

在王芸的建议下,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在其他同学忙于实习或者卿卿我我时,林慧就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CPA考试科目的研习上,她计划在两年内攻下这个堡垒。林慧除了学习往年CPA的考试教材和复习资料外,并且在首次报考时,有选择性地将《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作为第一批过关对象,尤其是对于财务成本管理更是花了大的精力,力求一次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考试,两门全部通过,其中《会计》成绩较为理想,《财务成本管理》涉险过关。毕业后的第二年,其余《审计》、《经济法》、《税法》三门也如愿通过,虽说吃苦不小,但两年过五门的成绩也足以让她的嫂子——那个考出几丝白发才拿到中级职称的王芸眼热不已。(PS: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实行新制度改革,原来的五年通过五门考试,变成了专业阶段五年通过六门,专业阶段通过后还需五年内通过综合阶段。)

兜里揣着学位证和CPA资格证,林慧的底气便足了许多,但嫂子王芸泼她冷水说:“你虽然拿到了CPA资格证,但初出茅庐,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沉淀,也别得意的太早”。这回林慧又乖乖地听了嫂子的教导,将CPA资格证挂靠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里,老老实实地去了一家公司做会计,公司里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刚毕业一年的小会计还顶着个CPA的名头。

两年后,林慧跳槽到一家外商独资公司做了财务部的副经理,她的理想目标是开一家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并且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在从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上努力充实奋斗着。

针对注册会计师出考率不高的现状

在校生报考就更应当从自身的时间安排、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应考心态上做好充足的准备

首先,CPA考试的学习量之大是众所周知的,对于在校生来说,本身亦有专业课程,如何做到既能够挤出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吸收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模拟题海练习,又要同时兼顾学校的课程不受影响,就需要在时间安排上知己知彼,做好筹划。所谓知己,就是在坚定自己信心的基础上,明确在专业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娱乐生活之余,能挤出多少时间用于CPA的考试。在做好时间规划的同时,参考别人的成功经验,合理分配和严格遵守时间,十个小时能学完一章的,绝不额外增加占用两个小时,计划一个星期应完成的学习量,不能想着这个月还有余下的三个星期,依靠对时间的严格把握和按时完成的学习任务,能够有效地冲淡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感,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考试信心。

其次,依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个人兴趣专长,科学合理地布局报考课程,一般情况下有先易后难和先难后易两种选择。

选择先易后难,通常适合整个考证过程中时间因素相对宽泛的人,现在CPA的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共六科,那么将相对较难的会计、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放在稍后进行,既有利于开局提振考试信心,又能在日后工作当中结合实际经验逐个攻克较难的专业科目。

选择先难后易即先利用在校学习的氛围,容易一举先啃下硬骨头,对于相对而言概念性、计算性较强的其他科目,则利用步入社会之初或刚参加工作时,打铁趁热,一鼓而作气完成余下科目的考试。

无论先选择报考哪些科目,一般来说,考试的时间拉得越长,学习的难度将会越大,通过的机率也就越小,所要付出的精力也就越多。因此,合理选择考试科目的顺序就显得尤其重要。

第三,应考心态决定考试的成败。所谓应考心态是要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心理准备,一旦选择备考则无回头路可走,只有考试完成、拿到证书方算成功登顶,此期间不可有丝毫松懈,信心也来不得半点动摇。对于在校生来说,虽然学习环境较好,但毕竟年轻气盛,刚则易折,如果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极易放弃既定的目标,因此建议寻找良好的学伴,互相勉励,避免出现半途而废的结果。

其他如教材和辅导资料的选择、自学与听课之间的取舍,均需结合自身的能力善做考量,因时因势加以利用,以便做到思路清晰、有备无患。

虽说现今的职场,以能力衡量员工、能否为公司创造效益也更为老板看重,但趁着时间充裕、求知欲旺盛时期能够多积累些就业的资本还是十分必要的。毕竟注册会计师资格是对一名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肯定,能给财务从业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所以,相应的基石自然越早奠定越好。

学历、证书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A公司财务部副经理一职空缺,在当地的人才网站发了招聘信息,要求条件:财经类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三年以上财务岗位工作经验。

招聘信息发出以后,人力资源部曹小姐就忙于对公司邮箱里收到的应聘信进行筛选。

财务部副经理一职,说到底是要带领财务部的员工实施上至总监、下至经理制定的工作计划,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积累和团队领导能力是做不来的。正因为此,刚毕业工作一两年的会计显然火候差了点,而一般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眼光似乎更高些,在同等薪酬待遇下,他们宁愿选择去应聘财务经理或以上职位。

新人不能胜任、学历高的意不在此、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没有学历的又不符合公司的用人要求,对于这个似乎界于不上不下之间的岗位,竟使曹小姐招人变得困难起来。

经过无数次电话沟通和初试后,曹小姐最终确定了三个人员参加了由公司财务经理、总经理参加的复试。

这三个人分别是:

曾先生:师范学校毕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会计专业毕业,助理会计师职称,财务工作经验五年;

王先生:成人高考会计大专在读,财务岗位工作经验六年,无职称;

吕先生:财经类本科学历,会计师职称,会计岗位工作两年。

专业考评和综合能力测试排名依次为王先生、曾先生和吕先生,公司最终决定聘用曾先生为公司财务部副经理,尽管相比之下王先生的能力最强,但作为财务副经理,连个大专毕业证都没有,也没有相应的专业职称,不但与公司开出的招聘条件不符,也怕日后工作当中难以服众。

类似A公司的用人选择在现今的职场中屡见不鲜。按理说,社会上既有文凭又有水平的人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不过往往事与愿违,因为种种原因,许多人业务水平比较高,但手中没有过硬的文凭,而另一些人虽然怀揣各种证书,但实际工作能力常常名不符实,给用人单位的选择也带来较多的困扰,由此而引发的究竟是能力重要还是文凭重要的争论也旷日持久,最终也无定论。

我们来看看一个私营企业老板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他在网上的发帖是这样说的:

大家好,我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曾是CPA,现是一家中等规模家族企业老板。我偶尔上一次论坛,感慨万端,谈一下作为私企老板,我对CPA的认识。

1、CPA不创造价值,这是CPA的硬伤。无论有没有CPA服务,销售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2、干活不等于创造价值。曾有CPA在我们企业审计,大谈付出多,收入少。我当时对他说,其实,你干活多不等于创造价值多,就拿这次来说,我是看在你老板(所长)面上,才把这业务交给你们所做,你老板不简单,请某局长出面了。就凭你,是不可能拉到这业务的。说句实话,我不需要CPA的服务。说得那CPA满脸通红。

3、凡CPA在我公司审计,我没招待过一次。曾有CPA开玩笑说我抠门,我认真对他说,我一亲戚在B医院动手术,光主刀医生我就送一万。我小孩念书,每位主科老师每学期送5000,还不包括辅导费,你说我抠门吗?但别忘记,我是商人。

4、有人说,CPA在美国是高收入。真是这样吗?你搜索一下,“美国收入最高的二十种职业”,便知道答案。听过这种说法吗?在美国,招医生要博士学位,年收入二十万;律师要硕士学位,年收入十万;会计师只要学士学位,年收入五万。

5、CPA市场的混乱源于CPA不创造价值,只能依靠最原始的竞争——价格竞争。因此,再过二十年,CPA的执业环境只会更糟。不信?走着瞧!

6、我不相信权责发生制,我只利用现金流量的信息监控企业的会计信息和财务管理。

7、那些不痛不痒的CPA财务咨询我不需要,即使不懂财务的人,运用大型管理软件也会进行象样的财务分析和管理。真正的财务管理是建立在经营基础上的,否则便成了空中楼阁。那些会计核算和内控,我公司月收入3000的小会计也能做好。

8、在我眼里,现今社会是一个价值社会。打个比方,你利用我公司的资源为我创造100万的利润,我可以分你80万。也就是说,你现在的收入代表你现在的价值。CPA真有价值的话,还怕收入不高吗?还怕没有灰色收入吗?前提是,你得有这个价值!

9、我的财务总监年收入15万,相对于他创造的价值,很多了,所以,他很卖命;而我公司技术部工作五年以上的员工,月收入全部在2万以上,因为,技术可以创造价值。

10、有位员工因考过CPA而要求加工资,我笑着问他,你过不过CPA和公司有关系吗,你创造价值的能力改变了吗?我很忙,以后不会再上论坛了。我只是以私企老板的身份告诉CPA,你为企业创造什么样价值,就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曾经一个女老板在公司中层会议上直言不讳地说道:我发给你们5000元的工资,你们如果只干3000元的活,那明显地公司就亏了2000元;你如果干够5000元的活,在你们看来是对得起老板开给你的价钱了,但算上公司的运营成本,公司还是亏本的;你只有付出10000元以上的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才算作是个人与公司双赢。

虽说无论是在专业论坛上发帖的老板还是那位讲“双赢”哲学的女老板,他们的观点看似有理,其实也多少有失偏颇,但却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能力决定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句企业用人,是要这个人为企业创造效益。至于这个效益怎么创造,那最终自然要凭能力来证明。

有人曾打过这样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文凭和证书在职场中的作用:就像挤一列春运期间的火车,谁都想上车,谁都想有个座位。有文凭的呢,就像有了一张车票,可以轻松地上车。依据文凭和证书的含金量,又可分为卧铺票、座位票和站票,最可怜的是那些没票的(即没有文凭和证书的),连候车室都进不了,更别提上火车了。

从这个比喻的角度来讲,文凭、证书和实际工作能力之间孰轻孰重其实就是一个悖论,这个悖论的根源来自于目前职场中公司的用人理念,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没有义务或时间给一个没有学历、没有专业资质的人提供一块“试验田”,用以证明这个人是否能为公司所用;而对于求职者,或者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条件先得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稍有不符先就矮了三分,或者一味地重学历考证书,以此来证明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是有这个能力的。

其实文凭的高低和专业证书的拥有与否只是在一定程度证明了知识的多少,其目的还是为了证明能力的高低。聪明的老板会通过相应的招聘机制以及试用期,很快能了解所招聘的员工能力的高下,而聪明的求职者亦可在面试时通过实例来说服用人单位自己对这份工作的胜任信心。双方都换种思维方式,立足于能否为公司创造出效益的宗旨,辩证地对待文凭、证书与实际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就不愁不能共赢。

所以,在财务从业领域,那些学历不高的、证书也觉得拿不出手的人切不可妄自菲薄。当然,如果你想以财务为职业而至今连“敲门砖”都没有的,也应该立即着手予以解决,争取早日拥有那张能登上财务工作这列火车的“车票”。而对于已经拥有高学历、CPA资格的财务从业人士也切忌不可有“舍我其谁”的想法,更应该在实际工作当中注重锤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到软件硬件相得益彰,以求得到更大的发展。

初始走上工作岗位,你可能是一个出纳员、记账员、会计助理,好罢,你能力比较强且公司的岗位正需要人,你入职伊始就是一个会计,负责整个公司的财务核算工作。

很多人往往摸不着头脑,面对着扑面而来繁杂的事务,颇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手忙脚乱之际,又要顾及来自同事、上司对自己工作状态的看法,越怕犯错却处处出错。以至于整天神经高度紧张、面部僵硬,与同事交流起来也语不及意。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非但会给同事、老板造成不良的印象,对初涉职场的自己,无论是信心或者职场发展之路都会带来影响。

查看更多点击进入:精品学习网  财经类考试 > 注册税务师 > 辅导资料 > 税务代理实务

<--注册税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