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2013证券从业投资分析第七章重点 证券组合管理理论,希望对参加2013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第七章 证券组合管理理论
点击进入>>第七章估分练习
第一节 证券组合管理概述
证券组合管理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哈里·马柯威茨于1952年系统提出。
一、证券组合含义和类型
“组合”一词通常是指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各种资产的总称。
证券组合按不同的投资目标可以分为避税型、收入型、增长型、收入和增长混合型、货币市场型、国际型及指数化型等。
二、证券组合管理的意义和特点
证券组合管理的意义在于:采用适当的方法选择多种证券作为投资对象,以达到在保证预定收益的前提下使投资风险最小或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使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目标,避免投资过程的随意性。
证券组合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投资的分散性。
(2)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性。高风险,高收益。
三、证券组合管理的方法和步骤
(一)证券组合管理的方法
根据组合管理者对市场效率的不同看法,其采用的管理方法可大致分为被动管理和主动管理两种类型。
被动管理,指长期稳定持有模拟市场指数的证券组合以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的管理方法。
主动管理,指经常预测市场行情或寻找定价错误证券,并借此频繁调整证券组合以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的管理方法。
(二)证券组合管理的基本步骤
四、现代证券组合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产生
1952年,哈理·马柯威茨发表了一篇题为《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这篇着名的论文标志着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开端。第一次对证券投资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正规的阐述。思想是中庸之道,收益和风险的均衡。
(二)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发展
缺点:计算量太大。
夏普、特雷诺、詹森分别于1964、1965、1966年提出了着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1976年,理查德·罗尔对这一模型提出了批评,因这该模型永远无法用经验事实来检验。史蒂夫·罗斯突破性地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套利定价理论(APT)。罗尔和罗斯在1984年认为这一理论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检验的
第二节 证券组合分析
一、单个证券的收益和风险
(一)收益及其度量
在股票投资中,投资收益等于期内股票红利收益和价差收益之和,其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二)风险及其度量
风险的大小由未来可能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来反映。这种偏离程度由收益率的方差来度量。
式中,Pi--可能收益率发生的概率;
σ――标准差
二、证券组合的收益和风险
三、证券组合的可行域和有效边界
(一)证券组合的可行域
1.两种证券组合的可行域
(1)完全正相关下的组合线;
(2)完全负相关下的组合线;
(3)不相关情形下的组合线;
(4)组合线的一般情形。
从组合线的形状来看,相关系数越小,在不卖空的情况下,证券组合的风险越小,特别是负完全相关的情况下,可获得无风险组合。在不卖空的情况下,组合降低风险的程度由证券间的关联程度决定。
2.多种证券组合的可行域
可行域的形状依赖于可供选择的单个证券的特征E(ri)和σi以及它们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ρij,还依赖于投资组合中权数的约束。
可行域满足一个共同的特点:左边界必然向外凸或呈线性,也就是说不会出现凹陷。
(二)证券组合的有效边界
四、最优证券组合
(一)投资者的个人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一个特定的投资者,任意给定一个证券组合,根据他对风险的态度,可以得到一系列满意程度相同(无差异)的证券组合这些组合恰好形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都具有如下六个特点:
1.无差异曲线是由左至右向上弯曲的曲线;
2.每个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形成密布整个平面又互不相交的曲线簇。
3.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组合给投资者带来的满意程度相同。
4.不同无差异曲线上的组合给投资者带来的满意程度不同。
5.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其上的投资组合带来的满意程度就越高。
6.无差异曲线向上弯曲的程度大小反映投资者承受风险的能力强弱。
(二)最优证券组合的选择
最优证券组合是使投资者最满意的有效组合,它恰恰是无差异曲线簇与有效边界的切点所表示的组合。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