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理论经典习题练习

2012-08-21 13:46:58 字体放大: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理论经典习题练习

精品学习网小编为您提供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理论经典习题练习,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选择题:1~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 (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2.《登幽州台歌》是我国唐代诗人 的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 ( )

A.陈子昂 B.李白

C.杜甫 D.李商隐

3.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 (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普洛丁 D.贺拉斯

4.“三一律”是欧洲 戏剧的创作法则。 ( )

A.文艺复兴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

5.我国的彩塑到唐代达到了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 ( )

A.山西晋祠像 B.敦煌塑像

C.云冈石窟像 D.麦积山石窟像

6. 17、18世纪,欧洲绘画进一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动物画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画家,其中 的《战舰归航》是当时的代表作之一。 ( )

A.伦勃朗 B.鲁本斯

C.夏尔丹 D.透纳

7.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塑造于约 年。 ( )

A.公元前200年 B.公元前100年

C.公元100年 D.公元200年

8.《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等歌曲是由 根据民间音乐创作的。 ( )

A.施光南 B.王洛宾

C.谷建芬 D.雷振邦

9.《二泉映月》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 独奏曲。 ( )

A.京胡 B.板胡

C.二胡 D.古筝

10.____ 在小说《阿Q正传》中塑造了代表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典型人物阿Q的形象。( )

A.老舍 B.鲁迅

C.茅盾 D.叶圣陶

1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指《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和 ( )

A.《李尔王》

B.《费加罗的婚礼》

C.《威尼斯商人》

D.《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12.《典论·论文》是 的着名艺术批评理论着作。 ( )

A.孔子 B.司空图

C.曹丕 D.钟嵘

13.《人间词话》明确提出了 说。 ( )

A.境界 B.神韵

C.格律 D.格调

14.相传古琴曲《阳春》、《白雪》是 所作。 ( )

A.李龟年 B.李延年

C.师旷 D.朱载培

15.《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是 戏剧的代表作品。 ( )

A.表现主义 B.存在主义

C.象征主义 D.荒诞派

16.电影与电视是属于 艺术。 ( )

A.造型 B.实用

C.表情 D.综合

17.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是 ( )

A.顾恺之 B.张璨

C.张彦远 D.谢赫

18.法国的艺术大师 有一段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

A.米勒 B.库尔贝

C.安格尔 D.罗丹

19.《热情奏鸣曲》是着名作曲家 创作的一首钢琴曲。 ( )

A.莫扎特 B.贝多芬

C.巴赫 D.亨德尔

20.“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是____说的。

A.王国维 B.李渔

C.蔡元培 D.鲁迅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艺术活动中的三种审美效应。

22.简述审美感知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23.简述典型和意境的内涵。

三、作品赏析题:24~ 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风格。

24.园林作品:苏州拙政园

25.舞蹈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

26.电影作品:《林家铺子》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联系实际,试述鉴赏流程内容。

28.结合有关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谈谈你对艺术起源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D 4.B 5.B

6.D 7.A 8.B 9.C 10.B

11.A 12.C 13.A 14.C 15.B

16.D 17.B 18.D 19.B 20.A

二、简答题

21.(1)共鸣。它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2)净化。它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3)领悟。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22.(1)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经由人的感觉器官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

(2)审美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世界的第一个台阶。审美知觉与审美感觉有联系也有区别。审美知觉的主要作用在于其整体性、选择性、情感性、统觉性特点与审美活动的适应性。

23.(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社会本质概括性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

(2)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意蕴。

三、作品赏析题

24.答:①拙政园是我国古代着名园林,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②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由王献臣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请当时着名画家文征明设计,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拙政园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建筑临水布置,形体不一,高低错落。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回廓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③拙政园以池水为主,点缀亭台景色,清新疏朗,布局灵活,善于造景借景,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典范。

25.答:(1)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三幕芭蕾舞剧。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戏剧改编。编导:米·拉甫罗夫斯基。作曲:普罗科菲耶夫。1940年1月首演于苏联列宁格勒(今彼得堡)。

(2)该剧基本以莎士比亚原着为主要情节,描写中世纪意大利维洛纳市一对青年不顾家庭世仇而真心相爱的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最终在家庭的威迫下以死殉情,两个家庭为爱情的力量所感召化敌为友。

(3)该剧将舞蹈与哑剧高度结合,’以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严谨而又多层次的结构,成为戏剧芭蕾的顶峰之作。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继承并发展了舞剧音乐的交响性原则,旋律优美、和声多彩、节奏丰富、配器精致,使舞剧音乐走到了崭新的高度。该剧中男女主人公的幽会、家庭之间的格斗以及这对情人临终时的场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生动体现出莎氏原作的悲剧风格。该剧版本很多,其中由格里戈洛维奇编导、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1979年演出的版本最为着名。

26.答:①《林家铺子》于1959摄制,原着:茅盾,编剧:夏衍,导演:水华,主演:谢添。

②该片通过南方小镇上林家铺子的兴衰,揭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复杂的阶级矛盾。

③这部彩色影片堪称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代表作,也是新中国五十年电影史以至整个中国电影百年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影片之一。

四、论述题

27.(1)艺术鉴赏是一种以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2)艺术鉴赏有一个流程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将它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直觉与感知。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直接感受。第二、体验与想像。在鉴赏艺术品的过程中,审美主体以自身的审美经验为基础,深入作品的内部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的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像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得审美愉悦逐渐生成。第三、理解与创造。理解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识,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目的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形象和意境的补充、完善与变异,正是再创造的结晶。

28.(1)摹仿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

(2)游戏发生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种观点。

(3)表现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法国美学家维隆、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美国学者靠珊·朗格等。

(4)巫术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在近现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这一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种观点。

(5)劳动发生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的最具影响的揭示。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6)多元发生说。认为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艺术的起源很可能是多因的而并非是单因的,但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