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出国 > 美国大选

美国大选中中国钢铁行业为何躺着也中枪

编辑:sx_liusb

2016-10-07

在美国的大选,中美经贸关系又被提了出来。近日,中国钢铁行业成了他们新的争论目标。中国钢铁行业为何躺着也中枪引起不少人的关注,那么下面就来看一下有关这一方面的详细报道吧。

当前,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中美经贸关系再度成为大选的重要议题。特朗普对中美经贸关系继续空洞的“三板斧”论调:中国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中美贸易逆差巨大;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而希拉里对中国的指责却具体而尖锐,她反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背后原因是中国向美国倾销廉价钢铁。希拉里声称,“中国正在支持钢铁行业明显过剩的产能,向全球市场释放人为的廉价钢材,牺牲遵守规则的国家和工人的利益”。

中国和欧美国家的钢铁产量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突飞猛进。1990年,中国粗钢产量为6724万吨,占全球钢铁产量(7.3亿吨)的比重大约为9%。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6亿吨,中国产量为8亿吨,中国占全球的比重达到50%,全球新增钢铁产量90%以上来自于中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0年以来美国粗钢产量一直保持在0.8亿-1亿吨,日本为1.1亿吨左右,欧盟28国粗钢产量于2007年的2.1亿吨下降到2015年的1.66亿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钢铁产业的全球地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启动了重振制造业计划。2009年12月,美国政府公布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详细分析了重振制造业的理论基础及优势与挑战,并提出7个方面的政策措施。2010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2010制造业促进法案》,希望通过重振制造业,改变美国过度依赖金融等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再次占据制造业的全球制高点,保持美国对世界经济的领导力。

然而,最新数据显示,2010-2014年,美国私人部门中制造业新增岗位81.6万人,年均创造就业岗位为16.3万个,而2015年则大幅下降至2.6万个。2016年1-8月,美国制造业岗位数出现了净减少3.9万人。由此可见,美国重振制造业计划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具体的钢铁行业来看,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粗钢产量迅速由2009年的5800万吨反弹至2012年阶段性高点8869万吨,接近危机前2008年9100万吨的产量。然而,2015年美国粗钢产量快速回落到7890万吨,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也大幅低于危机前十年1999-2008年年均9500万吨的平均产量。

这一趋势与美国钢铁进口大幅增加不无关系。2014-2015年美国累计进口钢铁8300万吨,两年的进口量超过美国一年的产量。从产能利用率来看,2015年美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已下降到70.86%,大幅低于2014年的76.96%,在近三十年来仅高于2009年金融危机的产能利用率,从之前数年大幅高于全球钢铁产能利用率下降到全球平均水平(69.86%)。由此可见,美国钢铁产能同样面临比较严峻的过剩问题。

根据WTO贸易调查的统计,2015年,美国取代印度成为全球反倾销等贸易诉讼案件的最大发起国。而美国反倾销案件激增主要是因为钢铁行业的贸易调查。美国钢铁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对象,已经从中国延伸到韩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球主要国家。

从全球范围来看,2015年全球发起233起反倾销案件中,针对金属行业的案件占比达到创纪录的46%,几乎全部是针对钢铁行业的案件,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无疑是受损失最大的国家。

美国频繁发起钢铁贸易调查,的确对提振其国内钢铁产量起到了一定作用。在高关税的冲击下,2015年以来美国钢铁进口量出现大幅下降,全年进口量为3860万吨,显著低于上年4434万吨。2016年1-8月,美国钢铁进口量进一步下降到2196.2万吨,大幅低于上年同期的2792.5万吨。

进口量的大幅下挫,使得美国国内钢铁产量企稳回升,并于2015年11月掉头向上,1-8月累计产量为5345.5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参见下图)。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重振其日益衰落的钢铁工业。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无疑是美国新一轮钢铁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美国希望通过极为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重振其国内日渐衰老的钢铁产业。为了迎合美国选民特别是数量不多但影响力强大的钢铁工人的需要,美国大选还将继续攻击中国钢铁的产能过剩问题。

关于这美国大选中中国钢铁行业为何躺着也中枪的报道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对想了解这件事的您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美国大选民调不靠谱,特朗普当选堪比英国脱欧

2016美国总统候选人首次电视辩论落幕!

美国总统大选辩论赛 巩固OR转折?

标签:美国大选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