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h
2016-07-13
很多朋友想要了解出国游学的相关内容,因为这是对自己能力的全面提升。本站编辑就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游学市场乱象频出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不久前,北京一所小学的三年级学生鲁翟伟(化名)报名参加了今年暑假去澳大利亚的游学,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参加游学,去年寒假的时候他参加过去美国的游学活动。
与国际游学市场相比,我国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还需要及时而有效地进行监管。
不久前,北京一所小学的三年级学生鲁翟伟(化名)报名参加了今年暑假去澳大利亚的游学,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参加游学,去年寒假的时候他参加过去美国的游学活动。
游学,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大中院校、社会机构和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单位合作,面向国内外青少年,开设游学课程,同时承认本校学生在国外及校外选修的游学课程学分,积极鼓励并正确引导青年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去学习和理解非母语或非本地的文化历史传统,同时强化提高外语水平。
“只要能出去玩,我没有什么意见,还可以抱‘考拉’照相呢。”鲁翟伟说道。“我和爱人平时工作太忙,但又不希望孩子整个假期宅在家里玩电脑,还是希望他多去外面走走看看,多长见识。”鲁翟伟的父亲这样对记者说。
暑假来临,出国游学已成为青少年流行的活动之一。近年来,各类游学机构日益兴盛,目前在旅游市场上,只要被冠以“游学”名号的产品,价格都比同线路普通产品高很多。但高昂的费用并不一定能够保障游学的质量,在这个越做越大的市场中,尚存在着资质混乱、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监管等乱象。
不少家长认可游学
2016年6月20日至7月3日,中国商报记者对北京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北京丰台区第一小学远洋分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部分学生及家长针对“游学”问题进行走访,调查了135人次。
针对学生的调查显示,超半数被调查学生参加过一次出国游学,其中还有不少学生参加过两次。同时,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出国游学是件“很好玩”且说出去“很有面子”的事情。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家长并没有打算让自己在假期出国游学。
针对家长的调查显示,接近80%的被调查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利用假期出国游学,而不是参加“语数外”相关的补习班。在形式上,过半数被调查家长希望孩子通过知名度较高的外语培训机构报名参加游学,而选择“专业游学机构”的家长占30%。
对于游学相关的费用问题,大多数被调查家长认为价格适中,少数被调查家长认为价格昂贵。尽管如此,这些参与调查的“70后”家长中有超过半数人认为,“出国游学这项课外活动,自己孩子值得拥有”。
同时,记者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除少数学生表示愿意参加“纯玩”型游学外,有将近一半的被调查学生希望可以一边游玩一边学习,既可以“提高语言能力”,又想看看“国外小朋友怎样上学”。同时,还有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去国外“长见识”是他们非常看重的。“就想让孩子出国看看,感受一下国外的氛围,这个经历也可以为孩子将来出国做准备。”被调查家长这样认为。
侧重“游”还是“学”
“大多数游学产品还是以‘游’为主,‘学’不过是一个噱头。”资深媒体人、常年关注游学市场的西游记(北京)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翼直言不讳地说。
“有的游学团在导游的带领下去国外大学转上一圈,再临时雇几个假期留守学校的大学生跟孩子聊几句,这就是“和名校大学生密切交流了”;而游学广告中所谓的“入住当地家庭,体验风土人情”,等孩子到了才发现,其实入住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专门接待游客的,主人只把他们当客人看,而不会把他们当朋友看,更谈不上交流……”海外游学市场所存在的种种乱象,不得不让人们对这一当前异常火爆的教育方式产生担忧。按照张翼的说法,现在很多旅行社和培训机构推出的所谓国外游学,其实都严重掺水,充其量就是打着游学的旗号提高旅游的价格罢了。
对于我国游学市场的现状,张翼表示,与国际游学市场相比,我国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但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年轻一代的父母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导,游学产品不再位列高消费,游学的学生年龄也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现如今,不仅家长们开始认可游学的作用和价值,游学产业还获得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5年1月《国务院加快旅游发展的意见〈任务分解表〉》提出“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年8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加强国际研学旅行交流,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生赴境外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据悉,几年来游学招生一直保持持续上升趋势,不仅是大城市的学生参加游学,二三线城市的报名人数也逐渐增多。张翼对记者说:“据我们统计,所有报名学生中,有近一半学生以后有出国留学的意向。”
半年前,才上三年级的鲁翟伟参加了去美国的游学。总共十余天时间,他参观了好莱坞星光大道、拉霍亚海滨沙滩、品尝了寄宿家庭的意大利面、乘坐了笨重但非常安全的美国校车、与美国小学生下国际象棋等。“教室遍地是书,我们可以席地而坐,我感觉在美国上课太轻松啦。”鲁翟伟说。
让游学不再成为噱头
从近些年国际教育行业发布的数据显示,“游学”逐渐成为国内不少家庭的一种“刚需”。
“由于教育的不可逆性,接受教育前的认知显得尤其重要,亲身体验可比道听途说带来更真切的认知。对于计划留学的人,特别是低龄化留学群体,家长倾向于让孩子先参加一些游学项目获得感性认知。”新西兰教育推广局认证留学专家郝静对记者说。
“作为一个妈妈,我理想中的游学其实就是把一段亲子旅游变成了一段国外生活经历,我不会带着孩子舟车劳顿地去好几个国家‘转一圈’,而是会选择专注在一个国家或城市,为孩子申请一个当地优质学校,陪同孩子一起有学有游有生活地‘住一段’。”两年前,郝静就曾亲自带两个女儿到新西兰的小学插班学习一年。
游学潜在的受众群体规模逐渐庞大。那么,加强这一市场的规范化监管就显得十分重要。据记者了解,目前承办游学的机构繁多,主要有留学中介、国际旅行社、语言培训机构、国际教育交流组织和学校等五类机构,而在这五类机构中,只有留学中介和国际旅行社具备申请海外游学签证的特许资质,语言培训机构和国际交流组织和学校多数不具备直接做出境游的资质,他们需要购买留学中介和国际旅行社“产品”。
五类教育机构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留学中介的优势是学校资源众多,领队多为留学顾问,学习内容多也为海外本土课程,能够让海外游学价值最大化;不足之处在于海外旅行住宿资源不够丰富,造成成本较高。国际旅行社的优势是领队的导游专业度很高,有丰富的旅行资源,可以降低成本;不足之处在于海外院校资源不足,对海外教育的研究不够专业。而语言培训机构和国际交流组织和学校的优势在于,对于自己的学生比较熟悉,好管理,安全性较有保障;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游学线路不是自己的产品,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产品性价比不高。
对此,“希望未来可以进行资源整合,让游学不再成为‘噱头’”,郝静表示。
游学监管应分而治之
早在2014年7月14日教育部就发布了《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对中小学学生寒暑期赴境外“游学”团体的教学内容和安全责任机制等作了规定,以促进游学活动健康发展,保障师生在境外的安全。
中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境外游学,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学校组织的游学,这实质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部分;二是校外机构举行的游学活动,学校、老师“配合”招生;三是校外机构组织的活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据悉,第一种类型完全属于公益性质的游学活动,第三类完全属于商业性质的游学活动,第二类则处于公益和商业的灰色地带,是游学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要规范境外游学,就要对这三类游学分而治之。”
熊丙奇认为,对于第一类游学活动,关键在于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在组织游学活动时,要就活动方案、行程安排等相关问题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由学生家长参与决策。
熊丙奇表示,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对于第二类游学活动进行治理。“简单地说,就是清理以公益之名行商业之实的游学活动,这类活动,往往存在学校和校外商业机构的利益输送。要想规避海外游学背后的种种问题,应当取消学校与中介机构合作的这种模式,将由学校组织的公益性游学与由旅行社、培训机构、留学中介机构组织的商业性游学及夏令营划分清楚。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才能根据组织机构的不同,对游学活动进行分类管理,避免‘两不管’的灰色地带出现。”熊丙奇表示。
最后,熊丙奇建议教育部门应该明确责任,学校出面组织的游学活动,都属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既然纳入学校教学活动范畴的活动,就应该进行严格监管,发挥家长委员会参与监督的作用。另外,属于商业性质,由校外商业机构组织的游学活动,则应进行工商监管,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以上就是游学市场乱象频出的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标签:游学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