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5-17
21.(江苏•盐城)小华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 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形成一个“水透镜”。
(1)通过“水透镜”看到的字如图所示,此时“水透镜”是一个________透镜,将这个“水透镜”再向字靠近一点,看到的像会________(变大/变小)。
(2)小明猜想“水透镜”的焦距与水的质量有关,为此他用牙签在“水透镜”上轻轻取走一点水,再次观察,比较前后两次所成像的大小.观察时他应该注意控制“水透镜”到字的________不变。
(3)小芳用另一只内径不同的圆环制作“水透镜”,看到了倒立、缩小的像,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 、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 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 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__凸透镜(选填“A”或“B”)。
(2)小王在上图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实验次序 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u/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v/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1 60 12 缩小
2 30 15 缩小
3 20 20 等大
4 15 30 放大
5 12 60 放大
①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
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________。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共8分)
2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________、缩小 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 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 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____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__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的观察范围是( )。
A.0~10 cm
B.10~25 cm
C.从10 cm到极远处
D.0~25 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A 点拨:镜子里的杯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阳光下车的影子和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用放大镜看字利用了光的折射。
3.答案:B 点拨:当迎着月光走时,月光在“水洼”表面发生镜面反射,有较多的光进入眼中,感觉“明亮”;而月光在地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所以进入眼中的光线较少,感觉“较暗”,因此,为了避开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
4.答案:D 点拨: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答案:C 点拨:桃花不透光,不透光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6.答案:D 点拨:人在岸边看水中鱼时,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因此D选项正确。
7.答案:C 点拨: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C选项错误;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A、B、D选项正确。
8.答案:C 点拨: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原理和照相机一样,由于焦距为0.5 m,所以当物距为2 m时,像距大于0.5 m小于1 m。
9.答案:B 点拨:依据像和物的对称性判断。
10.答案:C 点拨:由题意知,在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那么可以判断蜡烛在凸透镜的2f以外,所以有2f<50 cm,即f<25 cm,因此可判断C选项是不可能的。
11.答案:A 点拨: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所以应选用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A选项正确;物体通过平面镜成一个和物体等大的像,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故B选项错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而不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选项错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3×105 km/s,故D选项错误。
12.答案:A 点拨:针孔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景物的像,这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潜望镜、昆虫观察箱,都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自制照相机是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3.答案:直线 太阳 和地球 折射
点拨: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时,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被月球挡住,从而在地球上形成一个太阳光所不能到达的区域,这就是“日食”;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由于空气不均匀,所以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在地球上就看到了“金环日食”。
14.答案:凸透镜 凹面镜
15.答案:虚 光的反射 20
16.答案:会聚 焦点 平行
点拨:凹面镜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7.答案:10 照相机
点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2f,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当物距u与像距v相等时,均为20 cm,则焦距f=10 cm;当物距为30 cm时,即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原理。
18.答案:如图所示
点拨:物点A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必定过像点A′,因此可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所以这条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焦 点F。
标签:物理同步练习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