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二 > 语文 > 语文暑假作业

八年级语文下册暑假作业(人教版)

编辑:

2015-07-14

(2)诵读中国古典精美诗文,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让我们再一次含英咀华,接受美的洗礼吧:“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淡泊名利,寄情山水;“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身处逆境,不失进取之心;“                ,一览众山小”——杜甫远望泰山,壮志豪情油然而生;“但愿人长久,              ”——苏东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面临生死存亡,舍生取义,直抒胸臆;“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辞官还乡,以花为喻,表明爱国心志;……这些古代贤人高贵的心灵、博大的胸襟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的心灵也变得更加纯净,让我们的胸襟也变得更为宽广。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               。

(4)《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

阅读理解(40分)

二、阅读下面两则课文片段,完成11--14题。(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用现代汉语译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

2.千里马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1分)

3.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怀才不遇的人感叹时引用本文的哪句话? (1分)

4.“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分)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恶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分)

6.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而以“千里马”喻指                        ,以“伯乐”喻指                           ,讽喻和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4分,每空1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4分)

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1.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3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3分)

A处:

B处:

C处:

3.“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扎”“吱”“红”分别写什么?“一……就……”突出高邮咸蛋的什么特点?(3分)

4.袁枚是___________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3分)

5.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