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二 > 语文 > 语文知识点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诗两首知识点:上学期

编辑:sx_zhanglz

2016-08-30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八年级语文诗两首知识点,供大家做完之后参考。

1 生字生词

多音字:

挣扎(zhēn� zhá)  扎根(zhā �ēn)包扎(bāo zā) 骨头(gú tou)

花骨朵(huā �ū duǒ)

生词:

明净:明朗和洁净

坚毅:坚定刚毅

搜寻:四处搜索寻找

2 本课导学

走进作者

田间(1916-1985),诗人。安徽无为人。著有长诗《戎冠秀》,诗集《给战斗者》、《马头琴歌集》等。

胡昭(1933——2004),诗人。 吉林舒兰人,著有诗集《光荣的星云》、《小白桦树》、,散文集《绿的记忆》、《怀念与祝福》等。

背景知识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是诗人田间20世纪30年代后期写就的一首街头诗。(街头诗是抗战时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的短小精悍、紧密配合当时斗争,迅速发挥宣传作用的一种诗歌形式。也称传单诗、墙头诗。)当时,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对敌人的疯狂侵略和残酷杀戮的嚣张气焰,是投降还是反抗?田间的这首小诗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不奋起、不抗争、不战斗的严重后果。

《军帽底下的眼睛》是诗人胡昭于1952年12月写于朝鲜战场的。诗中没有着重渲染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场面,也没有从正面歌颂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志愿军战士形象,而是以战斗生活为背景,着重展示了另一个世界��战士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文章主题

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揭示了不抵抗的后果,字字如鼓,催人奋进。

胡昭《军帽底下的眼睛》刻画了战士和女性救护人员的形象,歌颂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释疑解惑

1、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这首诗非常短,没有一句下面劝说“我们”去打仗,但很能起鼓舞作用,这是为什么?诗歌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先从反面假设,“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引起人们认真地、严肃地思考。接着写出这一假设将产生的可怕结果,“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最后,作者又用漫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敌人凶恶的嘴脸和强盗相,“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从而提示了甘当奴隶的可悲之处,激励人们觉醒,鼓舞人们奋起抗战,有很强的战斗性和号召力。

在面临杀戮和侵略时,人们别无选择,只有拿起武器来抗争!

2、 《军帽底下的眼睛》,诗的开头“透过炮火,透过烟雾”,有何作用?诗的最后一节,有什么表达作用?

这两句简明概括地渲染了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战斗场面,为下文展开战士丰富的内心世界提供了背景。

内容上,表达了“我”保家卫国的决心;结构上,收束了全文,深化了主题

文章特色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构思巧妙、多用口语,质朴有力,掷地有声、震撼人心。

《军帽底下的眼睛》:构思新颖、意蕴深厚;叙事在前,抒情在后,联系紧密。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语文诗两首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初二语文上册《信客》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二年级语文上学期《老王》知识点总结 

标签:语文知识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