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8-04-02
溶解性是物理性质,溶解是物理变化;是由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决定的。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物质的溶解性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知识点
一、溶液
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是制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绒织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
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2)温度
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
(2)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四、结晶的方法
(1)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课后练习
1.下列叙述或作法正确的是( )
① 衣服上沾有油污,可用大量水洗涤②衣服上沾有铁锈,可用大量水洗涤 ③如果血渍刚沾上衣服,可立即用大量冷水清洗,再用洗涤剂洗,然后再用水洗,这样可去掉血渍④物质溶于水时,溶质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要吸收热量,所以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要降低。
A全部正确 B②③④ C①③ D③
2.若要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加溶质 B蒸发溶剂 C倒出一部分溶液 D降低温度
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
B室温下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C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在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
4.下列方法中,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A增加水的质量 B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C降低水的温度 D升高水的温度
5.在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0.014G消石灰,则消石灰属( )
A易溶物质 B微溶物质 C可溶物质 D难溶物质
答案:1、D 2、C 3、D 4、D 5、B
物质的溶解性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都掌握了呢?预祝大家以更好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标签:化学知识点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