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mj
2012-04-19
水的沸腾实验虽然简单,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实验时稍有不慎,同样会导致失败。现将该实验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予以指出,使水的沸腾实验更加规范和有效。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刚好浸没于水面下
笔者发现,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水中的深度对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水沸腾时,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水的中下层测得的温度,比放在水的上层测得的温度要高2~4℃。人们在实验中很少注意这个问题,总是在先前经验和教材插图的影响下,习惯性地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水的中层或中下层。这样测得水在常压下的沸点总是高于100℃,且由于各实验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深度不完全相同,又导致各小组间的测量结果不一致。笔者认为,只有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刚好浸没于水面下时测得的温度,才能表征水在当时气压下的沸点。笔者用此方法,在不加盖纸板的情况下,测得水的沸点为98℃,基本符合当时气压(753mmHg)下水的沸点。同时,也只有按统一标准放置温度计,各实验小组的测量结果才有可能相同。
2.用50ml的小烧杯盛水,盛水量为30ml
用大烧杯盛水做实验,加热太久,且不易观察到气泡变大的现象;而用试管盛水做实验,虽然水沸腾快,气泡变化明显,但也有不足。笔者用规格为3cm×20cm的试管盛水(水柱高12cm)做实验,发现有三点不足:一是测得水的沸点为104℃,与常压下水的沸点相差太大,学生难以接受。二是有边沸腾,边升温的现象,与“沸腾过程温度不度”结论相左。笔者观察到,当水温升到98℃时开始有气泡上升变大,99℃气泡较多,100℃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显然此时水已沸腾,但水温继续升高,直达104℃为止。解释这种现象颇费口舌,学生也未必能懂,应尽可能避免。三是欠安全。由于试管散热慢,当加热时间稍长,水中空气排尽时,容易发生“暴沸”。轻则溅湿酒精灯,重则伤人,显然不太安全。而采用小烧杯盛水做实验,9min内可使水沸腾,15min内可完成实验,且能清晰地观察到气泡上升变大的现象,又不会出观上述不足,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3.酒精灯的火力要猛
要减少加热时间,关键是加大酒精灯的火力。加大火力的措施有:灯芯要粗;灯芯露出部分要长;酒精的纯度要高,要将长期放置的酒精倒掉,拧干灯芯后再加入新鲜酒精。
4.在水中放入陶瓷片和食盐
放入陶瓷片可使水长时间产生气泡,避免水“过热”。水一旦“过热”,温度将持续上升,影响实验效果。陶瓷片可取材于碗碟的碎片。另外,在水中放入食盐,可加快水对流,从而减少加热时间。
5.紧固铁环的平行夹一定要用金属制品
若用橡胶或塑料平行夹,一旦铁环受热,平行夹就会变软,铁环上盛水的杯子将倾斜,引起恐慌,不太安全。
6.要用同规格、同精度的温度计
只有使用同规格、同精度的温度计,才可能得到相同的测量结果;也只有各小组测得水的沸点相同时,实验才有说服力。如果在相同的气压下,测得水的沸点有多个,又怎能令学生信服?
7.关于在烧杯上是否加盖纸板的问题
在烧杯上加盖纸板,其优点是减少加热时间,其缺点是增大了烧杯中的气压,使水的沸点较常压时高2~3℃,且有边沸腾边升温的现象。若不盖纸板,则加热时间太长,且在水沸腾时,由于大量蒸气在温度计的玻璃棒上液化放热,使读数较正常值高1~2℃。笔者的做法是:在烧杯上加盖纸片,当水温升至95℃时,将纸片上移,既不封住杯口,又阻挡蒸气在玻璃棒上液化,效果很好。
相关链接:
标签:初三物理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