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 > 语文 > 初三语文教案

在烈日和暴雨下公开课

编辑:sx_liuwy

2013-02-05

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您推荐的 在烈日和暴雨下公开课,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在烈日和暴雨下公开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悉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准确、精炼、生动、传神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的魅力及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和矛盾心理,体会其悲惨命运。

教学重点:

学习自然环境的描写对烘托人物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在暑假里如果赶上骄阳似火或暴雨倾盆的天气,同学们没有非办不可的事,一定会躲在房间里,足不出户。可是在黑暗的旧社会,生活在最底层的人力车夫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冒着生命的危险在烈日和暴雨下挣命“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反映旧社会人力车夫的悲苦命运的文章《在烈日和暴雨下》。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本文选自《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他出身贫苦,长期与打拳的、卖唱的、人力车夫等穷苦人来往,不仅熟悉他们,而且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创作的小说,多取材于下层社会受压迫人们的生活,反映旧中国劳动人民的不幸,无情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同学们可能不会想到,就在老舍先生写《骆驼祥子》三十年后的1966年,他会遭遇到和祥子一样的社会的暴风雨!面对“文革”的暴风雨,

他的命运也曾如风雨中哆嗦的树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

2.简要介绍《骆驼祥子》的内容。

祥子原是农民,早年丧失父母,18岁时带着使不完的力气和希望来到北京谋生。他是一个不甘受人摆布的强者,决心用自己的劳动去挣得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然而他经过三年奋斗的血汗钱换来的第一辆车,才拉了半年就被匪兵夺去。第二辆车的钱又被国民党的一个侦探敲诈一空,选文部分就是他两度失车后,满怀希望,想再挣一辆车的情节的继续。他为此忍受了诸多的苦难,我们今天要学的便是他受到的诸多苦难中的一个镜头。以后的情节发展是:命运再次捉弄了祥子,他的第三辆车,因妻子虎妞的难产死去而被迫变卖。从此,他孑然一身,万念俱灰,终于被旧社会的恶势力吞没,变成了一个消极混世,屈从于命运摆布的没有职业的城市游民。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扫清字词障碍。

2.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划分课文结构。

学生读书,划出重点字词,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情形。课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6)天气酷热,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所受的煎熬。第二部分(7—16)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拼命情况和痛苦感受。

四、研读第一部分内容

1.根据日常观察,说出“烈日”下人的各种表现,然后其他同字说出听的感受。

2.阅读1、2、5节,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天气特点的?

学生阅读,并划出相关词句加以分析。

指名学生回答,其余人补充。

明确:

正面描写如:

“发了狂”、“下了火”、“憋气”总写赤日炎炎、热得失去控制、热到极限、无法忍受。

“地上像下了火”“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运用比喻,写出烈日下的酷热。

侧面描写如:

分别写了街旁的景:柳树无精打采;马路干巴发光;便道尘土飞扬,灰沙烫人。动物:狗吐舌头,马张大鼻孔。小贩们不敢吆喝。铜铁铺发出的的使人焦躁的单调的丁丁当当感觉:闷热使人透不过气来,焦躁。从多角度侧面表现天气的炎热。

多方面描写如:

通过人们的感受和反应来着意渲染天气的炎热,“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喘不过气来”;在烈日的白光里,似乎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掺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味等语句,分别从人的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的感受中,渲染出烈日之猛,酷热之盛。

(学生齐读1、2节,教师完成板书)

小结:这里写景没用一个“热”字,却制造了一种“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氛围,可见作者运笔之高妙。

3.在这烈日炎炎的环境中,人力车夫的境况又怎样呢?阅读第二节,说说文中写了人力车夫的几种情况。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

明确:不至于挨饿的,懒得张罗买卖;要挨饿的,拼着性命出来拉车。

4.主人公祥子也是外出拉车的人,他的命运又将怎样?跳读3-6段思考:

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矛盾心情?为什么会有如此矛盾的心理?

学生划出语句分析并讨论交流。

明确:天气的酷热已使祥子强壮的身体招架不住,但迫于生活,他又希望多拉一趟,这时的心情是拉也苦,不拉也苦,进退两难。(联系《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5.作者在刻画祥子矛盾心理的同时,也穿插了景物描写。讨论:这里的写景和上文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

明确:比开头描写更进了一层。

(1)先抓住烈日升高后特点正面写太阳“像一面……要发火”使人真切感受到阳光灼热烫人,把烈日之毒写得淋漓尽致。

(2)通过人的反常感觉来写阳光的暴烈(找书中语句)。

(3)和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感受结合在一起写(找出写感受语句)。

五、课堂小结

这一部分写烈日,多角度描写烈日炎炎,突出祥子在酷暑下拉车备受煎熬。这部分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祥子的心理和性格,揭示了他的痛苦生活遭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了主题思想。

六、布置作业

运用侧面描写方法写一段话,描述天气的寒冷给人的感受,不超过300字。

板书设计:

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舍

烈日下拉车:天气酷热

正面描写

触觉

侧面描写 视觉

多角度 听觉

嗅觉

祥子:胆怯懒得张罗买卖,却又拼命拉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透过祥子的悲惨遭遇,分析小说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旧社会城市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其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写法。

难点:通过阅读分析,透过祥子的悲惨遭遇,分析小说主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

上节课学习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备受煎熬,回忆一下作者是如何描写天气的酷热的?

学生回答。

二、导入新课

俗话说:“六月的天,娃娃的脸”,刚才还烈日当空,现在忽然盼来了凉风,人们如久旱逢甘雨一般,读者的心也随之轻松起来,祥子终于可以不必受暴晒之苦了。那么,天气的变化能否给祥子带来命运的转机呢?

三、分析第二部分内容

1. 学生自读课文第7—10段,思考: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天气变换的?

学生运用上节课对烈日下情况分析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

明确:作者抓住风、柳枝、阳光以及天色云雨的变化特征,如:“柳枝微微动了两下”到“枝条像长出一节” 再到“柳枝

横着飞”写出风势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由雨星到雨点到雨道写出了雨势变化的过程。从风带雨星到风雨交加到风停雨猛,过程的推进和情状的变化层次分明,细致入微地再现了天气的变化,同时还大量使用短句、排比句,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暴风雨进行描绘,展示人物生存的恶劣环境。

2.学生阅读11节,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祥子在雨中挣扎的场面的?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动作、神情和矛盾心理的描写。如: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雨“直砸”“横扫”,使得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只觉得……”,烘托出狂风过后大雨倾盆的情景,表现出祥子为了生计而在暴雨中“挣命”的悲惨遭遇。

四、探究主题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祥子与坐车人的不同表现,思考:为什么要提坐车人?

明确:寥寥几笔,写出坐车人的麻木、无动于衷、粗暴无礼。揭示出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点明了社会背景。祥子所受的苦难,从根本上说不是恶劣的天气造成的,而是黑暗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这篇小说是对旧社会吃人制度的血泪控诉。

小结:祥子痛苦不仅来自自然环境,还来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环境,比烈日和暴雨更无情的是坐车人。

2.文章结尾祥子跑回家以后,“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你读后有什么感想?(讨论)

明确:一语双关,首先非常形象地写出了祥子受暴雨折磨后瑟瑟发抖的惨状,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祥子在这一天里所受的种种痛苦;其次,暗示劳动人民的命运“像风中的树叶”随风飘零无法自控,他们既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看到经过日晒雨淋的祥子“哆嗦得如风雨中的树叶”,唤起了我们无限的同情,更加憎恨那个黑暗的社会。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生活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

六、作业布置

自选或自拟题目,写一段话描写某一景物。

板书设计

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舍

环境:烈日之毒、暴雨之猛

人物:祥子备受煎熬、艰难挣扎

主题: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

精品学习网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