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6-22
B 涟漪 九上
《音乐之声》 风光绮丽 八上
《落日的幻觉》 凶恶è 新课标3500常用字 深恶痛疾 八下
《藤野先生》
C 匍匐 七上
《夏感》 相辅相成 新课标3500常用字 拗口ào 新课标3500常用字 性格执拗 八下
《组歌(节选)》:《浪之歌》,《雨之歌》
D 豁免 九下《威尼斯商人》 浴血奋战 新课标3500常用字 肖像xiào 新课标3500常用字 惟妙惟肖 八上《中国石拱桥》
【提示点评】
这些词语的出处提醒了考生应多重视重点、易错词语的识记。总之,学生应回归语文最基本的学习材料——课本,重视对课内基础知识的落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秩序井然 惊慌失错 期期艾艾 波光嶙嶙
B.气充斗牛 锲而不舍 顶礼摹拜 芒刺在背
C.精巧绝纶 物竞天泽 踉踉跄跄 无可置疑
D.长途跋涉 红装素裹 袅袅烟云 孜孜不倦
【参考答案】:D
【分析】:第2题考查常用字形的辨析。能力层级为A;
本题要求考生判断题目各项所给词语的字形正误。考查形式与去年相同。所考查的15个词语均在七年级到九年级语文课本中每课的“读一读,写一写”的范围,考查重点为同音易错字及形近易错字。这一点表现出希望学生从七年级就做好应有词语积累的教学导向。题目的设置导向语文教学应重视现代文词语的积累,进一步突出了初中学生基于课堂的日常语文学习与积累对于考试的意义。强调源于教材的应知应会的知识,进一步突出了初中学生基于课堂的日常语文学习与积累对于考试的意义,有利于学与考的统一,必将对今后初中语文教学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来源出处】
选项 词语 出处 词语 出处 词语 出处 词语 出处
A 秩序井然 七下
《斑羚飞渡》 惊慌失措 七上
《绿色蝈蝈》X K B 1.C O M 期期艾艾 八下
《再塑生命》 波光粼粼 七上《散步》
B 气冲斗牛 七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锲而不舍 七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顶礼膜拜 九下
《音乐之声》 芒刺在背 九下《蒲柳人家(节选)》
C 精巧绝伦 八下
《敬畏自然》 物竞天择 八上
《生物入侵者》 踉踉跄跄 七上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无可置疑 八下《列夫•托尔斯泰》
D 长途跋涉 八上《信客》 红装素裹 九上《沁园春•雪》 袅袅烟云 新课标3500常用字 孜孜不倦 七下
《真正的英雄》
【提示点评】
与直接改正错别字的主观题形式比较,今年继续去年辨析字形的选择题形式,使考生得分率有进一步的提高。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确的书写规范汉字也应是不容忽视的学习任务之一。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当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的骗子,以免上当。
②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③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
A.形形色色 触景生情 混为一谈 B.五花八门 触景生情 混淆是非
C.形形色色 睹物思人 混淆是非 D.五花八门 睹物思人 混为一谈
【参考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能力层级D级。本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语境来辨析词语运用的正误。所考查的8个词语均为常见的词语,且为三对近义词,考生要注意区分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而“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触景生情”指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睹物思人”意思为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混为一谈”是指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混淆是非”是指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学生在复习时要注 重课本,掌握词语的意义,并且要注意词语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答案】C
【分析】第4题考查语病的辨析。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各项给出的句子来辨析没有语病的句子。所考查的语病类型分别是句式杂糅、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这种病句类型较容易判断,难度不大。A选项“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两种句子格式混在了一起;B选项“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后面缺少了宾语中心词;D选项属于“二对一”的问题,前面“是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讲得是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后面的“当务之急”是一个方面,搭配不当。
标签:语文试卷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