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
2013-10-28
学好语文就需要平时的积累。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精品学习网编辑了201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题人教版,欢迎参考!
一、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分,每空1分)
(1) ,燕然未勒归无计。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2)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3)过尽千帆皆不是, , 。(《望江南》温庭筠)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的抱负和雄心的句子是: , 。
(5)把李清照《武陵春》默写完整。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
, 。
二、阅读
(一)陈涉世家 《史记》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4分)
尉果笞广( ) 藉第令毋斩( )
从民欲也( ) 比至陈 ( )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士卒多为用者/吴广为都尉
B、广起,夺而杀尉/为坛而盟
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且壮士不死即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
4、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第一步是 ,第二步是 ,第三步是 。(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二)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4分)
故不错意也( ) 虽千里不敢易也( )( )
长跪而谢之曰( ) 徒以有先生也 ( )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4、唐雎为了使秦王理屈词穷,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 ”来对抗秦王的“ ”。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 ”,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三)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贤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加横线的词(6分)
此人可就见 ( ) 遂用猖蹶 ( ) (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修饰)
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介词,在)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在论述益州“可图”时,指出益州、汉中“ ”而其主刘璋、张鲁“ ”,致使贤能之士“ ”。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政治蓝图是 用原文词句回答)(5分)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四)出师表 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解释句子中加横线的词(5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 陟罚臧否 (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
B、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远见)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遗孤)
D、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在文中空白处填句子并翻译。
译文:
(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文:
4、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 ”;二是“ , ”。(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
5、选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回忆了和先主的哪两往事?表达其怎样的情感?(6分)
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二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驽钝( ) 攘除( )
2、(乙)段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4分)
答: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题人教版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语文同步练习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