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 > 语文 > 语文同步练习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推荐九年级语文同步课后练习

编辑:sx_yangk

2014-04-02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推荐九年级语文同步课后练习

1.简介作者: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史官世家,少时博学多才,青年时遍游全国,后继任父职作太史令,四年后开始写《史记》。因李陵事件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述,十年乃成。 2.《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一百三十篇。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陈涉起义 公元前209年,一群以陈涉、吴广为首的贫苦老百姓被征派到大泽乡去驻守。当时天下大雨,耽搁了他们前往的时间,按秦朝的律例,误了时间要斩首,陈涉、吴广于是鼓动大家揭竿而起,陈涉封自己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天下百姓一呼百应,纷纷杀死秦的贪官酷吏,以相应陈涉的起义军。 4. 文言文翻译 ①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②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③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一、基础达标 1、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 ,著名的 家、 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终于完成《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鲁迅称之为 “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鸿鹄( ) 闾( ) 谪戍( )( ) 度( )已失期 当行( ) 以数( )谏故 罾( ) 间( ) 祠( ) 陈胜王( ) 忿恚( ) 笞( ) 毋( ) 宁( )有种 社稷( ) 3.解释加点词语。 少时( ) 苟(   )富贵,无相(    )忘怅(     )恨久之  陈涉太息(   )曰  辍(   )耕 鸿鹄( ) 发(   )闾左(     ) 谪戍(    )渔阳  皆次(     )当行(     ) 会(    )天大雨 皆来会(     )计事 度( )已失期( ) 今亡( )亦死 等( )死 天下苦秦( )久矣 以数(     )谏(    )故: 数( )有功 上使( )外将( )兵 或( )闻无罪 项燕为(    )楚将 为(     )坛而盟 为天下唱(     )卜者知其指意( )指目陈胜(     ) 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  罾(     )鱼腹中 陈胜王(    ) 间( )令吴广之次所( )旁丛( )祠中 夜篝(      )火 卒中往往( )语( ) 忿恚( )尉 令辱( )之 笞(    )广 召令徒属( )曰 借第令( ) 毋( )斩 固( )十六七 从( )民欲( )也 比(    )至陈  车六七百乘(     ) 骑(    )千余  被(   )坚执( )锐。 4、一词多义。 (1)会 A.会天大雨( ) B.与皆来会计事( ) (2)将 A.项燕为楚将( ) B上使外将兵 ( ) (3)次 A.皆次当行( ) B.之次所旁丛词中( ) (4)书 A.乃丹书帛( ) B.得鱼腹中书( ) (5)乃 A.陈胜、吴广乃谋曰( ) B.当之者乃公子扶苏( ) (6)为 A.皆次当行,为屯长( ) B.为天下唱( ) (7)故 A.广故数言欲亡 ( ) B.扶苏以数谏故( ) (8)道 A.道不通( ) B.伐无道( ) (9)令 A.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 ) B.陈守令皆不在( ) (10) 数 A.以数谏放( ) B.卒数万人( )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发闾左遮戍渔阳九百人( 通 )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通 ) (3)固以怪之矣 ( 通 ) (4)将军身被坚执锐 ( 通 ) 6、用“︱”给下列句子划节奏 (1)发闾左遮戍渔阳九百人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循蕲以东 (5)号令招三老、豪杰与皆来会集事 (6)将军身被坚执锐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     (2)天下苦秦就矣 译文:     (3)苟富贵,无相忘 译文: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     (7)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     (8)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译文:     (9)将军身被坚执锐。 译文:     (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1)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     (1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二、课内阅读。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2.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这句细致描 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答: 3.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 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答: 4.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 5.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答: 6.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答: 7. “召令徒属曰……吴广为都尉。 ”从这段文字来 看,你认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 答 8.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 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答: 9.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 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相关推荐:

九年级语文试题:敬畏自然练习题  

初三语文同步练习之《海燕》课后练习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