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 > 政治 > 初三政治课件

初三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课件

编辑:sx_zhangwl

2017-11-14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并发布了初三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课件,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情及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通过思品课的学习,九年级学生基本养成了学习思想品德的良好习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意识明显增强。

在我国,人民是怎样管理国家的?“法治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词句,学生虽平时有所接触,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比较陌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难避,甚至有的问题还可能产生错误认识。本课内容又为学生喜欢探讨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自己所处的“班级政治生活”感悟较易,并由此及彼,萌生关注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权力,关注自己,甚至他人的政治权力,因而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可以当作“诱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本课问题,有利于他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关心国家大事。

针对上述学情,搜集典例,从中“淘宝”,采用讨论交流、案例探究、调查分析、图片展示等方式,均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身临其境。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三个框题构成。本框题第一目题“人民怎样当家作主”,第二目题“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本课承接前面第一单元“责任”、第二单元“国情”内容,导入第三单元“政治生活”“经济发展”“文明建设”等“社会”主题,也为了对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的“寻理想”“选人生”的“追求梦”教育作铺垫。

本课为本单元政治生活、经济发展、文明建设三课的第一主题,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懂得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明确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分析

【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基本理念,这种理念正可以从本课的教学设计得以充分体现。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教学,须贯穿“以课本为纲”的教学理念,在备课时,精心搜集相关的知识资料,寻得知识点,反复精练。要渗透“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创设“法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应把握以中考为方向的指导方针。教学中,紧扣中考要求,瞄准中考方向标,主抓课堂效率,强化专题训练。得积极组织教研探究活动,把思品教育回归入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法治意识”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通过回归生活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法律的权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人民是怎样实现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

3、知识与技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及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依法治国的含义、要求和意义。学会探究,力求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与分析

【教学重点】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教学难点】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推进和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重难点把握及突破:“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国家实行依法治国”作为重点,应把准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成课堂生成。“人民向往民主,崇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作为难点,这是道德认知的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铸就学生“法治灵魂”,采取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点拨的互动教学模式,对于挖掘学生思考力极为必要。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设置、阅读归纳、案例教学等方法。以学生的活动为主,通过启发式教学、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取新知。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前面知识,我们学习了爱国、培育民族精神等知识,那么,我们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发展、文明建设等状况吗?当前,“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我们中学生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接着,多媒体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图片,引出本课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社会建设。在我国,发展民主政治,最根本的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今天,让我们走进社会政治生活,参与民主政治建设,一起来探究“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二)探究学习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提醒学生:人民和公民的区别;权力和权利的区别。(不可简单从政治概念和法律概念作区分,应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真正区分清楚。)

资料:“民主”一词经常被使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民主,代表着由人民统治。一般的原则是由多数进行统治。民主通常被人与寡头政治和独裁政治相比较,在这两种制度下,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上。

(1)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方式、机关)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课本75页“校园周围几家非法网吧被取缔”事例。

教师提问:

①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是谁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呢?

②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呢?人民代表通过哪些国家机关行使职权?

教师总结:参与政治生活是我们对国家应尽的责任,这也就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表现。也说明了参与政治生活并不是什么神秘不可及的事,也并不只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把人民管理国家的这种方式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也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怎样?行使哪些职权?(引导学生阅读76页、77页正文。)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辨别。

学生:阅读归纳。

教师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如此之高,可以看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过渡:人民代表通过国家机关来行使职权,国家机关之间会存在什么联系呢?(展示“中央国家机构图”,学生观察思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属于什么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中央国家机构的关系如何?

过渡:说到人大代表,我们可能会想到身边的全国人大代表?(展示视频资料,师生一起感受人大代表的风采。)

学生思考:人大代表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敬仰与学习呢?

小组讨论:学生交流,表达思想认识与情感。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营造情境,将时政新闻、乡土资源等生活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给学生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

过渡:人大代表的议案,对于我们认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主题颇有启发,这对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有什么保障意义?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依法治国)

提醒学生:法治和法制二者的区别;民主和专制的区别。

在组织讨论“治理国家最理想的模式”时,“制度理国”“人才管国”“法律治国”,选择中,让学生充分认识人治、理治、法治等不同的方略,以及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辨识人大和法大,选择最理想的治国要道。懂得“依法治国”,是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获得的“珍贵之宝”。

“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次提出来,标志着党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成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展示“古训”,并要求学生思考:“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的古训说明什么?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①依法治国的含义、地位?

②我国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理解?

④政府依法行政的有什么重要性?

⑤怎样做到依法治国?

讲解传授知识:

(1)什么叫依法治国?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过渡: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时出现。展示一段视频,思考: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举措呢?

(2)实施依法治国有何意义?

学生认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示:方略,指方针和策略;方法与谋略。方略既定,重在实施。)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如何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①依法治国,就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学生思考:观察78页“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检察长接待日”“查处非法出版物”“依法征税”等图片。

②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关键)。

引导学生思考: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对于“合宪”“行政效率”“公开、公平和公正”等问题的影响。(行政权力被滥用的后果。)

依法治国,应力避成为治民的“法制工具化”。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据资料,国家行政机关是重要的法律实施机关,大量的法律,包括涉及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以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许多法律都要靠行政机关去落实。

过渡: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出现了很多新举措……

事例:提供网搜到的,新的“价格听证会”图片和资料。

设疑:结合79页小字部分“首届由中央政府举办价格听证会”资料,思考文后的问题。

教师总结:国家机关依法行政,目的还是执政为民,也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事例说明,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④(公民)人人都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法治精神、法治理念)

热点分析:据资料显示,网络问政,近年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政新风。信息化时代,网络日益普及,互联网在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使得政府信息更加透明畅通。这样,通过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民积极参与网络问政,对于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看法,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也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三)课堂小结:知识梳理——我们学习了人民当家作主、生活在法治国家里等问题,解决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等问题。

(四)学生畅言:积极引导学生说出思想感受“学习这一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思想认识?”,提升课堂有效性教学。

课堂训练:资料——在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经过代表们的认真讨论,一致通过“报告”和一些决议。

问题——代表们行使的是什么职权?还有哪些职权?为什么把政府工作纳入人大的监督范围?

(五)课后延伸:网搜中共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相关资料,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渗透时政,思考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意义及进程等问题。

五、板书设计:

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

一、人民怎样当家做主

1、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方式、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职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中央国家机构的关系

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1、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六、教学反思

思品课教学重在“新”。时代在变,思想在变。“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教学,突出采用情境教学法,将本土资源、时政要闻,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这是最大亮点。此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观点,感受思品课堂生活化的独特魅力。

多年的教学生涯,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一定要觅得真实的生活源头,让学生贴近生活,走进时代,真正体验社会。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生活,获得学生自己的纯真情感。思品课,理论性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被动教学模式,应给予新的“面孔”,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体验性,给思想品德课注入生机和活力。

时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回归生活、回归社会中,也才能显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一般的真正价值所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这一生涩的话题,加之这节课内容多而杂、理论性强且繁等棘手问题,学生学习起来肯定吃力。假如贯彻新课改精神,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思维规律,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必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增强“生活在法治国家里”的真情实感。

再者,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可以使学生乐于合作探究。整个教学过程,给予设置相应的活动,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整体知识及知识精髓在探究中自然展现与生成。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