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wy
2013-02-09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地球和地图,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专题 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半球的划分。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观念、方向和周期;了解公转运动的特征、公转中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2) 通过演示地球运动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动手、读图分析能力;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3) 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4) 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5) 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复习重点:
(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2) 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3) 公转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4) 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5)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复习难点:
(1) 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
(2) 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 四季的形成
(4) 五带的特征
(5)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复习过程:
这个单元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根据经纬度(线)特点,确定重大事件的经纬度、半球、时间等。读图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平面图,极区经纬网及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判读。考点主要有:地球形状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纬线、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及南北半球划分。题型:主要有选择、图表分析、绘图等。为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古代凭直觉臆断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20世纪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直觉臆断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 地球卫星照确证
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模型
为了便于学习地理和研究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如下面左图所示)
3.经线和纬线
(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为经线,它具有以下特点:(如上面中图所示)
①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形状为半圆;
②所有经线均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③所有经线均指示南北方向;
④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
⑤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相交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纬线具有以下特点:(如上面右图所示)
①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纬度不相同的纬线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点;
②所有的纬线均相互平行;
③所有的纬线均指示东西方向;
④任意一条纬线均可独立成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⑤任意两条相邻纬线的间隔相等。
经线和纬线的关系是垂直的。
4.经度和纬度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上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
(1)经度
经1884年国际会议协商,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起始线,称本初子午线。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经度共360°,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东西经度各为180°,东、西经180°经线为同一条经线,统称180°经线。(见下图)
(2)纬度
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赤道是0°纬度,北纬度的最大值是90°,即北极点;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南极点。
5.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如图所示)
(2)东西半球的划分,不是以0°经线和与其相对的180°经线为界划分的,而是以20°W和与其相对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的。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通过。(如图所示)
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160°E-180°-20°W
6.利用经纬网定位
(1)指出经纬度数,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如:北纬20°,西经40°是指图中的哪个点?
(答:A,因为北纬度数一定在北半球,所位于赤道以南的B点和赤道上的D点一定不符合北纬20°这个条件;而剩下的A、C点中,C点位于0°经线上。)
(2)报出地点,能说出该地的经纬度数。
如:图中的B点的经纬度数是 , 。
(答:南纬40°,东经20°)
(3)想一想:一个中国小朋友在放暑假前写了三封信,分别邀请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的三位朋友到位于纬度40°、经度116°的北京一同度假旅游。他们按照信中所写的纬度能聚会在一起吗?可能发生什么差错?
(答:他们四人很难聚到一起,因为信中没写明准确的地点,就纬度40°而言,有南纬40°和北纬40°;就经度116°而言,有东经116°和西经116°。于是,按信中所定的地点就有四处北纬40°和东经116°交会处,北纬40°和西经116°交会处,南纬40°和东经116°交会处,南纬40°和西经116°交会处。因而他们四人既有可能在一地相聚,也有可能在两地、三地,或四地分别等候。)
7.地球的自转
(1) 自转运动规律:①概念,②方向,③周期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白天
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黑夜
昼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球不透明)
学生读图:昼夜的形成、分布和范围。提醒学生注意昼、夜半球的界限,不一定经过南、北两极点。
自转的地理意义
(2)产生昼夜更替
地球每24小时就自西向东转一周,东边的地点先看到阳光,自转中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
北京的畅畅和美国的姨妈在同一时刻电话问候,为什么时间不同?
总结: 由于地球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是不同的。
产生地方时差
举例说明:以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为例,在同一时刻,不同城市,时间不同。
说明:
有兴趣的同学有机会可以到大宾馆去调查,宾馆总服务台的墙面上悬挂许多挂钟,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不同大城市的时间,如北京时间、纽约时间、伦敦时间等。不同地方时的不同会给国家间的交往带来不便,不过,我们已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同学们以后会学习到。
8.地球的公转
(1) 公转的规律:概念、方向、周期、特征
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时间正好是一年,也就是说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通过人们观测发现,它在宇宙空间中的指向是保持不变的。
(2) 公转的地理意义:形成了四季
节气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期 月份 北半球季节 南半球季节
春分 赤道 3月21日 3、4、5 春季 秋季
夏至 北回归线 6月22日 6、7、8 夏季 冬季
秋分 赤道 9月23日 9、10、11 秋季 春季
冬至 南回归线 12月12日 12、1、2 冬季 夏季
其中:二分二至是我国24节气中的4个节气。
9.五带的划分
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不但形成春、夏、秋、冬四季,还形成五带
项目 自转 公转
概念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 地球绕太阳旋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约24小时 一年
地理意义 产生了昼夜更替
产生了地方时差 形成了四季
形成了五带
10.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
③表示类型:
(2)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
②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图例
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内容简略
方向:基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经纬网:经线南北,纬线东西
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北
考试中有很多关于三要素的题目,包括比例尺大小的判读,特点的比较,在平面图上方向的确定等,复习的时候一定真正搞清楚定义,多加练习,熟练掌握。
11.地形图的判读
(1)列表比较五种地形的特点。
地形类型 海拔 特点
山地 500米以上 坡度陡峻
平原 低于200米 平坦广阔
高原 较高 地面平坦,边缘陡峭
盆地 没有一定标准 中间低,四周高
丘陵 较低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①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③等高线与等深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缓。
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12.地图的应用
(1)、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 (大或小),表示的内容 (详或略)。
(2)、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 (大或小),表示的内容 (详或略)。
复习小结:
更多初一地理教案,请关注精品学习网
标签:初一地理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