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fuxh
2013-04-03
【摘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复习目标
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4.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5.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6.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天气特征;气温的变化;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难点:看懂天气图;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原因;绘制气温曲线图。
三.导学问题
1.天气及其影响
(1).描述天气的主要因素是 、 、
(2).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是 ;
(3).天气对生产、生活、交通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学会举例说明。
(4).天气预报一般从一天中的哪些方面描述?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读图3.4,理解下列概念:降水概率、气温、阴天、晴天、风向、风力以及风级的表示法
(2).读图3.5,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蓝色表示 ,白色表示
(3).读图3.6,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阅读第一段正文: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 的数量有关,可以用 来表示。清新的空气, 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 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2).读图3.9,空气的污染指数为51~100,则空气质量级别是 ,空气质量状况是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 的影响,另一方面受 的影响。
4.气温与我们
(1).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2).举例说明气温对我们生产、生活、交通、住房等方面的影响
5.气温的变化
(1).读正文及图3.12:气温的日变化是指: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气温日较差是指 。
(2).读正文及图3.13气温年变化是指: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月最高, 月最低;海洋上 月最高, 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气温年较差是指 。
(3).回想绘制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基本步骤。
6.气温的分布
(1).读图3.15,低温中心是指 ,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 。
(3).阅读正文及图3.16、3.17,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分析:
① 、 ;
② 、 ;
③ 、 ;
(4).归纳总结: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 。
四.疑点突破(略)
五.归纳梳理(见课件)
六.当堂达标检测题
1.下列说法描述天气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D.秋高气爽
2.卫星云图上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当时是( )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阴转晴天气 D.晴转阴天气
3.有关下列天气符号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冰雹,②阴,③雷雨,④阵雨 B.①冰雹,②阴,③多云,④雷雨
C.①阴,②冰雹,③阵雨,④雷雨 D.①冰雹,②雷雨,③阵雨,④阴
4.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12点 B.14点 C.13点 D.11点
5.一年中陆地平均最低气温南半球出现在( )
A.七月 B.一月 C.八月 D.二月
6.右图是同一天内测得的三次气温数值,这一天平均气温是( )
A.10℃ B.20℃ C.15℃ D.45℃
7.“预计48小时后将有台风袭击本市,严禁渔民出海捕鱼,请沿海养殖场注意防患。”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
A.生活 B.生产 C.交通 D.旅游
8.下列有关战争的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
A.望梅止渴 B.诸葛亮借东风 C.负荆请罪 D.程门立雪
9.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
10.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的相对高度为( )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说明气温差别小
B.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高 C.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D.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12.读右边某地1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处在___________半球(北、南)。
(2)造成南北方向上的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A、B均在陆地上,二者在地形地势上有何不同? 假使A地海拔为200米,气温比B地高0.6℃,那么B地海拔应为多少米?
更多内容请点击:
初中> 初一 > 初一地理教案
标签:初一地理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