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历史 > 初一历史教案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学案

编辑:sx_liuwy

2013-01-11

 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您推荐的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学案

一、课程标准: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我文化的特征。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所反映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具体内容: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生产工具、生活器具、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住房特征;比较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所反映的原始农耕文化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了解新石器时代相对旧石器时代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根据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所反映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具体内容,归纳、总结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感受在洞穴和丛林中生活的人们,来到了平坦的原野之后所面临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体会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生产和生活的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这是我国先民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大贡献,增加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

1、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农耕生产和生活。

2、难点:对于“农耕文化”这个概念的理解。

参考: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四:知识结构

㈠、半坡社会

1、时间、地点:半坡遗址发现于陕西省 市的半坡村,反映了距今约 年的半坡社会的风貌,是 流域农耕文化的代表。2、经济生活: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农具,并发现里200多个储藏了食物、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窖穴。这说明了半坡人过着以 为主的 生活。3、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主要食物是 (世界最早),还有白菜、芥菜。还饲养猪、狗等家畜。4、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半坡居民普遍使用 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 时代; 是那时人们的主要生活用具,在它们上面大多绘有人、动物、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 。5、社会组织形式和居住:居民按 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社会群体,称为 。他们的住房大多是 ,适应了北方地区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㈡、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1、地点、时间: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 县河姆渡村,距今约 年,是 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2、使用工具:河姆渡人已普遍使用 石器,还用 制作工具。3、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河姆渡人主要种植 (世界最早),饲养猪、狗和 等家畜。4、建筑:住 式建筑。

㈢、大汶口原始居民

1、得名:大汶口遗址因发现于山东 而得名。

2、年代:大汶口遗址反映了距今约 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

五、课堂训练:

㈠选择题

1.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右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

A.北京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4.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5▲.促使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使用陶器 B.农业生产的发展 C.能够制造房屋 D.火的使用

㈡辨析题:

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错误: 。

理由(1) 。

(2) 。

㈢知识拓展1.想一想:在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方面受到江南水乡地理条件的影响?

2.想一想: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3.说一说:大汶口墓葬中随葬品的不同,说明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4.问题探究: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比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有哪些进步?

相关推荐: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导学案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导学案

更多初一历史教案,请关注精品学习网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