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wy
2012-11-12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练习题及答案。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练习题及答案
第5课“和同为一家”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了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3、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能说出自己体会
[课堂同步练习(A)]
一、 课堂训练
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 )
A尺带珠丹 B 松赞干布 C 皮罗阁 D 大祚荣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3、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D.与尺带珠丹和亲
4、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
A.吐蕃 B.突厥 C.黑水靺鞨 D.回纥
5、下列有关“庙号”“谥(shi)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汉高祖、唐太宗等都是古代帝王死后所加的一种名号,叫庙号。
B、 起庙号起源殷商,因为帝王死后要在太庙祭祀。
C、 谥号谥在帝王、贵族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名号。
D、 谥号起源于殷商,开始只是一字谥,唐宋以后字数增加。
6、吐蕃最高统治者称为: ( )
A.皇帝 B.国王 C.可汗 D.赞普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唐朝扫平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汉人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贺生活方式。
B、 “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酒是拥戴唐太宗位他们共同的君主。
C、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D、 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根据下图回答8-9题
8、这张《步辇图》的作者是: ( )
A.展子虔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吴道子
9、这画描绘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请分辨人物,下列哪个正确( )
A、左起第一是译员 B 左起第二是唐典礼官员 C 左起第三是禄东赞
10、有关这画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藏族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历史事件
B、神情恭敬禄东赞把求亲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表情自然,对此事胸有成竹。
C、是一幅最早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团结统一的画卷。
D、这次会面,是由尚书省户部负责进行的。
二、课堂回顾
10、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请回答:
①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被少数民族称为什么?
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它表达了"朕"的什么民族政策?
11、 问答题
唐朝周边有哪些主要的少数民族?唐朝灵活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怎样?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
三、课堂延伸
1、你们中学要与本市西藏民族中学同学联谊,举办汉藏“和同为一家”的演讲比赛,题目是:假如你是文成公主。请你写100字左右的讲演搞。
2、名人访谈活动(填写)
记者:大家好!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林涛,今天,我要采访的是唐朝时二位杰出的首领和一位杰出的女性──文成公主。请问哪位是松赞干布?
学生甲:我是松赞干布。
记者:松赞干布赞普,您好!我可以问您几个问题吗?
学生甲:好的。
记者:藏族同胞都称呼您为“赞普”,请问“赞普”是什么意思?
学生甲:“赞普”是 。
记者:据说您的名字“松赞干布”有很深刻的含义,你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甲:在藏语里,“松赞” ,“干布” 。
记者:Thank you!您能说说您的故事吗?
学生甲:(讲故事)在我少年的时候,父亲遇害,贵族举兵反叛,我在动乱中继位。年少的我,骁勇而有谋略。我依靠叔父和亲信大臣,团结各方力量,很快平息了叛乱,稳定了局势。7世纪前期,我统一了 ,定都 ,也就是今天的 。我仰慕中原文化,几次向唐朝求婚,后来 把 文成公主嫁给了我,这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记者:谢谢赞普的精彩故事。下面我要采访的是南诏杰出的首领云南王 。(记者走到南诏组)请问哪位是云南王?
学生丁:我是。
记者:云南王,您好!据说云南王的封号是唐太宗册封的,是吗?
学生丁:不是的,云南王是 册封的。
记者:谢谢云南王精彩的故事。下面我要采访的是本次采访活动中唯一的女性,她是女性的骄傲,她就是文成公主。请问哪位是文成公主?
学生(女):我是。
记者:文成公主,您好!有关您的故事很多,也很传奇。能给大家说说您的故事吗?
学生(女):(出示地图册彩图《文成公主人藏路线图》)您好,记者同学,这是我出嫁时所走的路线图。我从 出发,长途跋涉,历经三年,终于来到了吐蕃。我自幼熟读诗书,是个有才识的女子。出嫁时,我带去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从此吐蕃人学会了 ,学会了 ,等等。此外,我还教给吐蕃人使用内地的历法,还将饮茶的习俗带到了吐蕃。
记者:您太了不起了,谢谢!您知道唐太宗为什么要把您嫁到吐蕃吗?
学生(女):我想是为了 吧。
记者:出嫁时您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学生(女):好像是 吧。
记者:谢谢文成公主,谢谢!本次采访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各族同胞的观赏。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两者之间共同之处,能运用比较法去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3、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A)]
一、 课堂训练
1、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作出重要贡献,其中不包括( )
A.玄奘 B.义净 C.法显 D.鉴真
2、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4、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到非洲、欧洲的国家是 ( )
A.天竺 B.波斯 C.大食(阿拉伯) D.东罗马
5、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 )
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④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
⑤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统治者推崇佛教②佛经浅显易懂③雕版印刷佛经④人们盼望安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对日本影响深远的哪些事件( )
①遣唐使 ②鉴真东渡 ③“大化改新” ④明治维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8、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
A《徐霞客游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D 《史记》
9、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 )
A、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中宗 D 唐玄宗
10、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诗句,下列反映了不正确是( )
A、 重重深宫禁苑一殿殿都已敞开大门;文武百官和客臣拜谒皇帝听候旨令。
B、 唐都长安是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际性大都市,是唐王朝开放的象征。
C、 每年有大批少数民族与外国人被迫来到长安,受到唐政府接见。
D、 来的人主要有:外国人,酋长、商人、留学生、学问僧、各国艺人。
二、课堂回顾
12、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后期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2: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作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材料3:唐初,阿拉伯半岛上大食兴起,651年侵占了波斯,波斯国王插斯路和他的儿子泥捏斯来到唐朝,客居长安,后来先后客死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长安、洛阳、扬州、泉州、广州。他们贩买珠宝、香药及西域、南海一带的土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商品也大量运往波斯,并被波斯商人转销到西方。
材料4: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相通……安史之乱时,唐借大食兵帮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均摘自《中外关系史讲义》
依据上述材料,从历史条件、双边关系和相互影响方面评述唐朝的对外政策。
要求:表述成文,限180字。
13、 问答题
世界各国为什么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列举唐朝和日本友好往来的史实。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课堂延伸
(一)1、在图中长方框内填出长安城内的重要地名。
2、填写在长安城内,最繁华的商业区叫________,居民住宅区叫__________。城内最中心的街道叫___________。
3、这样布局有什么样的含义?
(二)1、在图中方框内填出隋唐时候和中国通商往来的主要国家。2、在图中用红色笔标出唐朝有频繁外贸活动的四个城市。3、认别A、图B,在地图上用直线连接他们到达的国家。
4、填出下列各国在今天的名称:新罗今_________,天竺今________。
5、请你想象玄奘西行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学到玄奘法师哪些精神。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 课堂训练
1、A 2、B 3、D 4、 A5、D 6、D 7、A 8、C 9、A 10、D
提示:
1提示:见书P29小字第一段
2提示:“一家”是一种关系,既不是直接行政管理,又不是成为一个整体,只说明关系密切。
3提示:A、B、C是少数民族臣服,D是关系密切表现。
4提示:“和亲”使两者关系不同于其他选A5提示:谥号起源于周,见书P30
6提示:见书P27下面注释②7提示: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
8提示:见书P28下面注释②9提示:左起第二是禄东赞,左起第三是唐典礼官员
10提示:由尚书省礼部负责进行
二、课堂回顾
1. 材料题
答:①唐太宗;"天可汗"②自古以来都只重视汉族,看不起少数民族,我都一样爱护他们。③表达了唐太宗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2. 问答题
提示:民族:西部和西北部:突厥、回纥;东北部:靺鞨族;西南部:吐蕃、六诏。
关系:①行政:唐初,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建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来管辖;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西突厥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②战争:唐初与东突厥开战,打败东突厥,俘其首领,维护北部边境的安定。③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等。④和亲: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唐蕃会盟。
原因:①经济繁荣,国力的增强,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②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③唐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开明,策略灵活,有利于改善民族之间关系,使不同民族和睦相处。
三、课堂延伸
1、提示:公元641年,二十四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到吐蕃去。唐朝廷为公主备了一份十分丰富的嫁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当然是少不了的,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吐蕃没有的谷物、果品、蔬菜的种子,药材,蚕种。她还带了大批的医药、种树、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的书籍。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2、答:吐蕃对王的称呼、意为端庄尊严、意为深沉宽宏、青藏高原、逻些、拉萨、唐太宗、皮逻阁、唐玄宗、长安、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与吐蕃建立友好的关系、悲喜交加,比较复杂的一种心情
相关推荐:
更多初一历史试题,请关注精品学习网
标签:历史试卷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