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历史 > 历史试卷

原始的农耕生活 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编辑:sx_liuwy

2012-11-12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原始的农耕生活 同步测试题及答案。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原始的农耕生活 同步测试题及答案(岳麓版七年级上)

历史: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同步测试(岳麓版七年级上)

知识网络构建

距今年代:6000多年

地理位置:长江下游

生产状况:种植水稻、 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烧制黑陶

生活状况:饲养家畜、定居生活

氏族: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

课后即时训练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是( )

A.约五六千年      B.约一万八千年

C.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D.约四千多年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粟的种植始于(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大汶口文化时期   D.黄帝和尧、舜、禹传 说时

3.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 ② 山顶洞人 ③ 河姆渡人 ④ 半坡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下列关于半坡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会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之一

B 学会了种植白菜、芥菜等农作物

C 会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D 圈养猪、狗等家畜

5.半坡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食用 的食物包括:( )

① 水稻 ② 白菜或芥菜等蔬菜 ③ 鱼 ④ 猪肉 ⑤ 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⑤   C ①③④⑤   D ③④⑤

6.对半坡人 和河姆渡人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

A 半坡人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位于黄河流域

B 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

C 半坡人主要种植水稻,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粟

D 半坡人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人会制造彩陶

7.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习惯 B.生产工具 C.自然环境 D.生产力水平

8.右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它 说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过着( )

A.游牧生活 B.定居生活

C.生活不稳定 D.与外地交换食品

9.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① 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 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 会制作陶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文物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的名称及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表格相应位置。

内容

A B C D

文物名称

远古居民

综合思维导航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等堆积物,厚度从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从完整谷粒外形看,属于栽培的籼稻稻谷,距今约6700——6900年,比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塔克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这些遗物分布在400平方米的范围内,说明这时有丰富的粮食储存物。

材料二:在半坡遗址中也发现有谷物的皮壳,是比较耐旱的粟的皮壳。关于粟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起源与埃及或印度。但许多学者认为后两种说法缺乏考古证据。墨西哥和欧洲虽有粟的发现,但年代均较中国晚。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会引发原始居民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合作探究学习

12.北京人、山 顶洞人都是居住在山洞里,即“穴居”,而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已经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1A 2B 3D 4C 5B 6B 7C 8B 9A

10 A-船形彩陶壶-半坡居民  B-骨针-山顶洞人

C-鱼纹彩陶盆-半坡居民  D-猪纹黑陶钵-河姆 渡居民

11 (1)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水稻和粟的出现会引发原始居民的生活发生变化表现在:

原始居民可以不再靠打猎和渔业为生,而可以种植水稻或粟等农作物,生活所需食物可以有稳定来源;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再是游牧为主,而可以定居下来;粮食收获后需要储存,陶器等手工业就可以获得初步发展;

12 洞穴里潮湿阴暗,不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洞穴生活可能存在水淹、野兽侵扰、等不安全 因素;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在从事原始的农耕、饲养和纺织,决定了他们必须过稳定的定居生活。

相关推荐: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测试题

更多初一历史试题,请关注精品学习网   

标签:历史试卷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