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wy
2012-11-27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上 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上 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最接近).
2、我国的四个端点是:
3、要求掌握中国的14个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我国的内海是渤海。
5、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共有34个行政区划。P44-45
6、要求熟记我国34个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以及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它们的形状。
7、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最北的省区是黑龙江,最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省区是黑龙江。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邻省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浙江省的邻省是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
8、2000年我国的人口已达12.9亿,约占世界的22%。我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P46
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少。P46
10、我国民族有56个,其中少数民族是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人口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P46
1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中“回族”以普通话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13、我国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4、我国的气候类型有五种: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影响最大。
15、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它们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在哪一级阶梯中。课本P50图
16、正由于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影响到我国的气候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也影响到我国的河流大多是自西向东流。
17、家乡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主要是以丘陵为主;主要种水稻
生产方面:精耕细作、手工生产为主,生产效率低。生活方面:稻作文化,民风纯朴、住房:避雨通风型。
18、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季风区与世界同纬度相比,气候比较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它会给我们带来洪涝或干旱P51
19、掌握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性质、风向、发源地(夏季风温暖湿润,发源于太平洋、印度洋,是偏南风;冬季风寒冷干燥,是偏北风,发源于西伯利亚)。
20、黄河 上、中、下游各段的水文特征
各段范围
水文特征
上游
巴颜喀拉山北麓——
内蒙古河口镇
1、上源段:水量小、水清流缓2、峡谷段:水流急、峡谷多、水能丰富、水量大增3、河套段:水量减少、水利工程发达。
中游
内蒙古河口镇——河南孟津
水量大,河水汹涌,泥沙大量流失
下游河南孟津——黄河入海口
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地上河。
21、如何治理黄河?关键在于治沙 P57
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搞好绿地及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
22、黄河、长江比较
项目
长 江
黄 河
源头
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巴颜喀拉山北麓
入海
东海
渤海
干流长度
6300千米 第一大河
400千米 第二长河
流经省区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
水系形状
“之”字形; 巨大的“几”字
上、中、下各段划分
源头——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入海口
源头——内蒙古河口镇——河南孟津——入海口
主要支流
上游: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中游:汉江、湘江、赣江
上游:洮河、湟水 中游:汾河、渭河
主要水利工程
上游:二滩、三峡、葛洲坝
中游:丹江口(汉水)
上游:龙羊峡、刘家峡
中游:三门峡、小浪底
23、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是内河航运中运输量最大的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P55
24、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单元有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P48
25、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措施可以有: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浚河道,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
26、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范围: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
27、南、北方两地的差异:P64
相关推荐:
更多初一历史试题,请关注精品学习网
标签:历史试卷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