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历史 > 历史同步练习

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陈胜吴广起义测试题

编辑:

2014-02-17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6、有资料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 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了                          (      )

A.刑法严酷,人民经常受处置  B.当时社会治安混乱

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漠   D.国民素质不高

17、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的影响是                           (      )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

C.人民生活痛苦  D.生产力严重破坏

18、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前往渔阳戍边的农民因雨误期

B.陈胜、吴广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军官

C.戍边农民的极力鼓动

D.秦朝的暴政

19、下列列举的哪两次战役决定着秦王朝的成与败                       (      )

①桂陵之战②长平之战③城濮之战④巨鹿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到决定作用的是                 (      )

A.陈胜、吴广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  B.刘邦直逼咸阳[来源:学科网]

C.项羽率军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D.秦二世被杀

创新题

21、根据你学过的知识, 下列四本书在焚 书坑儒之后,还能阅读的是        (      )

A.《孟子》    B.《道德经》     C.《周易》    D.《论语》

22、“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                                     (      )

A. 统一中国     B. 焚书坑儒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23、成语典故“破釜沉 舟”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

A. 孙膑       B.刘邦     C.项羽     D.吴广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历史学家郭沫若

材料二: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对书籍和读书人的迫害时时都在发生从未中止。类似“焚书坑儒”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既非第一次,更远远算不上最大的一次。“焚书“更早在秦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在商君教引下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如果我们重新查帐的话,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后果真算不得十分严重。

——《“焚书坑儒”新说》

请回答:(1)两则材料所说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当时统治者是谁?他采纳谁的建议而实行的?他“烧残书 籍”的目的何在?

(3)这次事件中在民间得以保留的书籍有哪些?

(4)材料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局面?

(5)两则材料中,对于此事有不同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5、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 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至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它在我历史上存在了的时间是      (      )

A.10年  B.15年  C.25年  D.30年

26、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      )

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27、下列战役哪一次与其他三次性质不同                                 (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围魏救赵  D.城濮之战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就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的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材料二:见右图

请回答:(1)这次起义的名称是什么?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图中的两个中心人物可能是谁?其中哪一位后来自立为王。

(3)这次起义的口号是什么?

(4)这次起义最终的结果如何?原因是什么?

(5)请试着分析出这次起义有何意义?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