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数学 > 初一数学教案

有理数的加减法 教案

编辑:sx_liuwy

2012-11-16

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您推荐的有理数的加减法 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有理数的加减法 教案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加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有理数大小比较是怎么规定的?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利用数轴说明?

-3与-2;|3|与|-3|;|-3|与0;

-2与|+1|;-|+4|与|-3|.

(二)引入新课

在小学算术中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的运算.引入负数之后,这些运算法则将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三)进行新课 有理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例1 如图所示,某人从原点0出发,如果第一次走了5米,第二次接着又走了3米,求两次行走后某人在什么地方?

两次行走后距原点0为8米,应该用加法.

为区别向东还是向西走,这里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这两数相加有以下三种情况:

1.同号两数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

这是求两次行走的路程的和.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两次一共向西走了8米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负数加负数,其和仍是负数,和的绝对值也是等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总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4)+(-5),……同号两数相加

(-4)+(-5)=-( ),…取相同的符号

4+5=9……把绝对值相加

∴ (-4)+(-5)=-9.

口答练习:

(1)举例说明算式7+9的实际意义?

(2)(-20)+(-13)=?

2.异号两数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又回到了原点,两次一共向东走了0米.

5+(-5)=0

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零.

(2)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

就是 5+(-3)=2.

(3)某人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

就是 3+(-5)=-2.

请同学们想一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是怎么规定的?强调和的符号是如何确定的?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最后归纳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例如(-8)+5……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8>5

(-8)+5=-(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

8-5=3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8)+5=-3.

口答练习

用算式表示:温度由-4℃上升7℃,达到什么温度.

(-4)+7=3(℃)

3.一个数和零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容易得出:(-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即向西走了5米.

请同学们把(1)、(2)画出图来

由(1),(2)得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总结有理数加法的三个法则.学生看书,引导他们看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特例: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

(3)一个数和零相加.

每种运算的法则强调:(1)确定和的符号;(2)确定和的绝对值的方法.

(四)例题分析

例1 计算(-3)+(-9).

分析:这是两个负数相加,属于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就是把绝对值相加(应为3+9=12)(强调相同、相加的特征).

解:(-3)+(-9)=-12.

例2

分析: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等于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强调“两个较大”“一个较小”)

解:

解题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后计算和的绝对值.

(五)巩固练习

1.计算(口答)

(1)4+9; (2) 4+(-9); (3)-4+9; (4)(-4)+(-9);

(5)4+(-4); (6)9+(-2); (7)(-9)+2; (8)-9+0;

2.计算

(1)5+(-22); (2)(-1.3)+(-8)

(3)(-0.9)+1.5; (4)2.7+(-3.5)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3.2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运用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或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加法的运算性质简化加法运算.

情感与态度:知道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使加法计算简便合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加法运算律的概念。

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加法运算律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1)交换律 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二)基础知识讲解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依据,运算步骤如下:

(1)先确定和的符号;

(2)再确定和的绝对值.

2.运算规律是:同号的两个数(或多个数)相加,符号不变,只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即可.如(+3)+(+4)=+(3+4)=+7.(-3)+(-4)+(-13)=-(3+4+13)=-20.异号两数相加,首先要确定和的符号.取两数中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作为和的符号,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的差,作为和的绝对值.如(+3)+(-4)=-(4-3)=-1.

3.运用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把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运用,就可以把其中的几个数结合起来先运算,使整个计算过程简便而又不易出错.

(三)例题精讲

例1 计算(+16)+(-25)+(+24)+(-32).

剖析:此小题逐个相加当然可以,但较麻烦.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正、负数分别结合,再相加.

解:(+16)+(-25)+(+24)+(-32)=[(+16)+(+24)]+[(-25)+(-32)]=(+40)+(-57)=-17.

说明:在进行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一般把正数和负数分别结合起来,再相加,计算较为简便.若是在同一加法的算式里有相反数,要首先结合相反数.

例2 计算(-2.1)+(+3.75)+(+4)+(-3.75)+(+5)+(-4).

剖析:仔细观察算式,发现(+3.75)与(-3.75),(+4)与(-4)互为相反数,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解:(-2.1)+(3.75)+(+4)+(-3.75)+(+5)+(-4)=[(-2.1)+(+5)]+[(+3.75)+(-3.75)]+[(+4)+(-4)]=2.9+0+0=2.9.

说明:计算时,若把相加得零的数结合起来,计算较为简便.

例3 计算(-2.39)+(+3.57)+(-7.61)+(-1.57).

剖析:此题把正、负数分别结合,并非简单算法.用“凑整法”,分别把(-2.39)与(-7.61),(+3.57)与(-1.57)相结合,较为简便.

解:(-2.39)+(3.57)+(-7.61)+(-1.57)=[(-2.39)+(-7.61)]+[(+3.57)+(-1.57)]=(-10)+(+2)=-8.

说明:计算时,把能凑成整数的两个或多个数相加,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4 计算(+3 )+(-5 )+(-2 )+(-32 ).

解:(+3 )+(-5 )+(-2 )+(-32 )=[(+3 )+(-2 )]+[(-5 )+(-32 )]=(+1 )+(-38)=-36 .

说明:在含有分数的算式中,一般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在一起,计算较为简便.

例5 计算下列各题:

(1)0.2+(-5.4)+(-0.6)+(+6);(2)(+ )+(+ )+(- )+(- );

(3)(+3.15)+(-2.64)+(-6.31)+(+2.85)+(-9.36).

剖析:(1)小题正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可使计算简便;(2)小题前三个数结合相加为零;(3)小题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第二个数与第五个数相结合凑为整数.

解:(1)0.2+(-5.4)+(-0.6)+(+6)=[0.2+(+6)]+[(-5.4)+(-0.6)]=6.2+(-6)=0.2

(2) (+ )+(+ )+(- )+(- )=[(+ )+(+ )+(- )]+(- )=0+(- )=- .

(3)(+3.15)+(-2.64)+(-6.31)+(+2.85)+(-9.36)

=[(+3.15)+(+2.85)]+[(-2.64)+(-9.36)]+(-6.31)

=-12.31.

说明:灵活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可以使运算简便、迅速且易于检查.如在(1)小题中,把正数、负数分别结合;在第(2)小题中主要是把其和为零的数结合;在第(3)小题中,则是把和为整数的两数结合在一起.因此,不同的题选择的结合方法不尽相同,要根据题中数的特点决定.

例6 若|y-3|+|2x-4|=0,求3x+y的值.

剖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以得到|y-3|≥0,|2x-4|≥0,所以只有当y-3=0且2x-4=0时,|y-3|+|2x-4|=0才成立.由y-3=0得y=3,由2x-4=0,得x=2.则3x+y易求.

解:∵|y-3|≥0,|2x-4|≥0,

又∵|y-3|+|2x-4|=0.

∴y-3=0, y=3 2x-4=0,x=2.

∴3x+y=3×2+3=9.

说明:此题利用了“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非负”这个性质.因为几个非负数的和仍是非负数,所以当几个非负数的和是零时,这几个数全为零.

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1.3.3有理数加减法

——(第3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法则。

过程与方法:通过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热爱数学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二)教学难点: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学生阅读课本P.26内容,你是怎么得出这一结论的?分组进行讨论、交流

2.下列各式计算

50 - 20 = 50 +(-20)=

50 - 10= 50 +(-10)=

50 - 0= 50 + 0=

50 ¬-(-10)= 50 + 10=

50 -(-20)= 50 + 20=

提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先各自运算然后观察结果,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得出自己的想法。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1、讲解例5计算:

(1)(-3)-(-5) (2)0-7

(3)7.2-(-4.8) (4

步骤及注意事项:先由教师分出示范格式演示其中一题,然后由学生练习后分组交流,总结运算

2)、教师总结有理数减法运算中必须明确被减数和减数各自什么?在运算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即运算符号及减数的符号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1)拓展 计算

(1)(+16)-(-20) (2)(-20)-(-30)

(3)(-11)-(+16) (4)(-8)-0

(5)0-(-8) (6)0-(+6)

(7)-15-5 (8)(-3.7)-(+6.8)

由学生独立完成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巩固有理减

法法则

2)学生练习P.26练习,组内交流并相互讲课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1、计算(1)(+42)-(-58) (2)(-9)-(+7.39)

(3)(+12)-(+30) (4)(+ )-(- )

(5)(-5.75)-(+4.75)

2、计算

(1)

四.课堂小节

五.作业布置

1、分组讨论本堂课所学的内容,用自已的语言总结概括。

2、作业:P30 3、4、7 、8

1.3 .4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体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计算的作用,通过解决问题过程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应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难点: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以及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的加号形式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提问你在做减法运算中在小学里被减数总是大于或等于减数,现在成立吗?被减数与减数差的大小关系有哪几种情况?请举例说明,分四人讨论,交流。

2、在有理数减法运算中,一般步骤是什么?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1、例6 计算 (-20)+(+3)-(-5)-(+7)

分析:这个式子中有加法,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转化为加法,那么是否能省略“加号”如果能怎样表示及有几种读法?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2、游戏,每个小组都参加,出示(-20)-(-6)-(+5)+(-4)-(+9),由各小组讨论后由代表到黑板上板演,并把省略括号及加号能用两种读法讲出,表述最好的小组加十分,并有权让其它小组推一代表出一道混合运算,共进行五次,分数多的小组获胜。

3、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加以归纳

a+b-c=a+b+( )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1、在理数加减法统一加法运算后进行计算(范例)

-20+3+5-7=(-20-7)+(3+5)=-27+8=-19

2、继续游戏,刚才大家出示的五个题目,进行比赛,由各小组分工合作,看哪个小组把这五个题先算出正确的结果,前五名的依次加50分,40分、30分、20分、10分,同刚才的分数累积,分数最多的获本课的优胜者。

(四)延伸拓展,巩固化内

例(-6.5)-6+(-5.2)-(-3.5)-(+4.8)

例(1)1+2-3-4+5+6-7-8+•••+2001+2002-2003-2004

(2) •••+

4、课堂测试:(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各小组内交流基础上有较好

的学生帮助较差的学生,并把记载各自的成绩课后汇总到课代表处 )

计算(1)(-15)-(-5)+(-3)-(+6)-(-7)

(2)(- )-(+4 )-(-5 )+(+ )

(3)-9+8-19-11+2

(4)-3 -5 +12 -32 +5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P30 5、6,P31 10 、11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