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6-29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下面清同学们看投影片.观察投影片中的铁路桥梁以及立在路边的三根电线杆,再请同学们观察黑板相对的两条边和横格本中两条横线,若把它们向两方延长,看成直线,它们还是相交直线吗?
学生齐声答:不是.
师:因此,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以外,还有不相交的情形,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板书]24.平行线及平行公理
【教法说明】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实物的图形,使学生建立起不相交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行线的图形.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平面内不相交的情形还有许多,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窗户相对的棱,桌面的对边,书的对边……
师:我们把它们向两方无限延伸,得到的直线总也不会相交.我们把这样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板书]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教法说明】初中几何必须重视几何概念的直观性,所以让学生多观察实物形状,在形成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数学名称,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实在性,减少抽象性.
教师出示投影片(课本第74页图2–17).
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体的棱 与 无论怎样延长,它们会不会相交?
学生:不会相交.
师:那么它们是平行线吗?
学生:不是.
师:也就是说平行线的定义必须有怎样的前提条件?
学生:在同一平面内.
师:谁能说为什么要有这个前提条件?
学生:因为空间里,不相交的直线不一定平行.
【教法说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平行线的“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条件的重要性.
教师在黑板上给出课本第73页图2–16.
讲解:平行用符号“ ”表示,如图直线 与 是平行线记作“ ”(或 )读作“ 平行于 ”(或 平行于 )也就是说平行是相互的.
【教法说明】这里教师不必赘述,让学生清楚平行线符号表示、读法和记法就可以了,对于平行线的图形经常会使用变式图形,不要总是横平竖直的,以防形成思维定式.
师:请同学们思考,在同一平面内任意画两条不同的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只能有几种情况,试画一画,同桌的可以讨论.
学生:两种.相交和平行.
由此师生共同小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
1.判断正误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
(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直线是相交直线.( )
(3)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
(4)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必把这个平面分为四部分.(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垂直、平行三种.
B.在同一平面内,不垂直的两直线必平行.
C.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直线必垂直.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一定不垂直.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并简要说明理由.
【教法说明】这组练习旨在巩固学生掌握平行线定义及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判断(1)、(3)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通过判断(2)、(4)题和选择题使学生对两直线位置关系,尤其是对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有更深层的理解.
师:我们很容易画出两条相交直线,而对于平行线的画法,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用直尺和三角板画,下面清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下面题目(投影显示).
已知直线 和 外一点 ,过点 画直线 ,使 .
师:请根据语句,自己画出已知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图形.
师:下面请你们按要求画出直线 .
学生活动:学生能够很快完成,然后请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观察他的画图过程是否正确,然后师生一起订正.
注意:(1)在推动三角尺时,直尺不要动;
(2)画平行线必须用直尺三角板,不能徒手画.
【教法说明】画平行线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画图中常常会遇到,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
1.画线段 ,画任意射线 ,在 上取 、 、 三点,使 ,连结 ,用三角板画 , ,分别交 于 、 ,量出 、 、 的长(精确到 ).
2.读下列语句,并画图形
(1)点 是直线 外的一点,直线 经过点 ,且与直线 平行.
(2)直线 、 是相交直线,点 是直线 、外的一点,直线 经过点 与直线 平行与直线 相交于 .
(3)过点 画 ,交 的延长线于 .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按要求画图,并由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画第2题的(2)、(3)题,学生画完后教师给出第1题的图形(提前做好的投影片),请学生回答测量的结果,然后共同订正第2题的(2)、(3)题.
标签:初一数学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