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语文 > 语文试卷

2015年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人教版)

编辑:

2015-12-22

二、阅读(40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0分)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⑶竟不可得(         )             ⑷但知其一(         )

9.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2分)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10.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标签:语文试卷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