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
2013-11-28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精品学习网编辑了初一语文教案人琴俱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积累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疏通文意,把握主旨,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与合作探究感受人物事件,了解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兄弟间的至爱亲情。
教学重点:反复阅读课文,能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成语填空练习。(出自《世说新语》)
望(梅)止渴 (鹤)立鸡群
口若(悬)河 应接不(暇)
大家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本书吗?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出自《世说新语》的文章。(出示课题)
二、简介作者、作品,出示教学目标。
1、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志怪小说,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性格。
2、出示目标:
(1)掌握积累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疏通文意,把握主旨,背诵课文。
(2)体会兄弟间的至爱亲情。
三、学习课文
一读课文,正确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注释中的注音读准确。
2、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3、生齐读重点字词读音,师范读课文。
4、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二读课文,理解地读。(要求:文从字顺)
1、学生对照注释,试译课文,如有不会的词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解决。
2、教师解疑。
3、教师检测。
你能订正下列译文中的错误吗?
(一)解释划线的词
(1)……俱病笃 (忠实)
(2)语时了不悲 (句末语气词)
(3)便索舆来奔丧(绳索)
(4)子敬素好琴(白色)
(5)弦既不调(既然)
(6)因恸绝良久(因而)
(7)月余亦卒(结束)
(8)便径入(小路)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凭什么总听不到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2)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就把绳子放在车上来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
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三读课文,发现地读。(要求:读出疑问。)
1、学生思考提出疑问。
重点研讨:
(1)为何“了不悲”、“都不哭”?
(2)“琴不调”说明什么?
学生质疑预设:
(1)在第一段中为什么子猷久不闻子敬的消息就认为子敬已经亡了呢?(俱病笃)
(2)子猷听见自己的亲兄弟死了,他居然“不悲”“不哭”,有悖常理呀,这怎么理解?(强忍悲痛,道是无情却有情)
师从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和文化特征方面引导。
(3)为什么“琴不调”?
(睹物思人,悲痛至极,无法将琴弹协调)
(4)子猷是怎样一个人?
(教师补充故事加课理解)
故事:夜访戴逵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shàn)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诵读课文:有感情地读。(配乐:《高山流水》)
学生读出哀怨、悲凉、凄婉的感情。
四、链接生活,体验深情
结合语境,仿写句子
“兄弟”这个词语的内涵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不再是血脉相连。我们这个集体就是一个家,同学们就如同兄弟姐妹一般。
我们是兄弟姐妹,当你需要帮助的时,我会悄悄站在你身边。
我们是兄弟姐妹,当你获得荣耀时, 我会第一个为你鼓掌。
我们是兄弟姐妹,当你失败苦闷时, 我会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
五、熟读成诵,背课文。
方法:减字背诵法
六、布置作业
书面翻译并背诵全文。
附:
板书设计
人琴俱亡
刘义庆
人亡——抑制——了不悲
琴亡——喷发——恸绝良久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初一语文教案人琴俱亡,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关推荐
标签:语文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