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04-22
讲授新课前,做一份完美的教案,能够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在上课时的积极性,精品学习网为老师们整理了语文版第五单元第16课教案设计模板,希望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帮助。
第 二 教 时
教学目的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
过程一 导 入
1、课件播放《南京大屠杀》影片。
2、引言:刚才大家在影片中看到的就是日本侵略者对南京同胞进行血腥屠杀的真实的历史纪录。但是,从有关资料上我们已经了解到,日本的教科书则竭力对此进行否认。通过上一节课的初步学习和刚才对小影片的观看,我们对南京大屠杀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大屠杀的过程中到底有哪些惨绝人性的罪行,这节课,我们着重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从作者对有关典型历史材料的叙述和描写中,我们对南京大屠杀会有更深刻全面的了解。
过程二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师:这一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下面这样一些问题。
一、问题设计(课件出示)。
1、阅读12---24自然段,填写下表。
屠杀时间
屠杀地点
屠杀人数
屠 杀 特 点
12月13日
燕子矶
5万
赶到码头,机枪扫射
12月15日夜
下 关
堆积如山
绑缚列成长阵,深夜全部处决
12月18日
草鞋峡
5万多
铁丝网围,枪杀焚尸
这一层着重对燕子矶的屠杀进行了描述,其中有一个值得探究的写作现象你发现了吗?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阅读25---32自然段,请用信息简缩法概括一下零散屠杀的两件惨案。
3、33---37自然段主要是写法庭查证和举证,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总结一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主要的学习体会,可以是主题思想的理解,也可以是写作方面的感想。
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过程三 班级讨论总结
1、讨论第一题,。
本文为了揭露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罪行,引用了最为典型的历史事实。那么,文章第一层中叙述的是哪几个典型事实呢?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并填写好第一题的表格吗?
(1)让学生照表作答即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用课件出示板书。
(2)这一层可以说是文章的主体。其中有一个值得探究的写作现象你发现了吗?谁来说说?
提示:你们注意到文中对大屠杀的整个场面进行描写的同时,有不有对具体个人的描写?
明确:对,集中笔墨描写了少妇和小孩被杀害的经过。这样写能让人对屠杀了解得更真实全面。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思维游戏:请你双目微闭,双手扶膝,让自己进入想像的天地,假设自己就是在当时屠杀的现场,但你关注到的是另外一个中国同胞被屠杀的情景,现在你想把这情景写出来,怎么写,请用一段话简单地描述一下,做到生动形象有个性和创意。
指定学生说说。
明确:这种写作现象告诉我们,在对一个场面进行描写时,也要善于对具体的个人进行集中突出的描写,这就是我们通过探究后得出的写作体会。
2、讨论第二题,用课件出示板书。
指定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明确:写零散屠杀的两件惨案,一是两个日本军人杀人比赛 ,二是田中军吉连杀300多人。
3、讨论第三题,用课件出示板书。
课件出示:案数和屠杀的人数。
指定学生回答。
明确:33---37自然段主要是写法庭查证,用铁证如山的事实和数据来说明南京大屠杀是有事实根据的,而且是经过国际法庭判定的,因而是不可否认和篡改的。
4、 讨论第五题。
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总之,学习这篇报告文学,在主题思想方面我们主要是理解勿忘国耻,热爱祖国的思想;在写作方面,主要是要学习运用倒叙、夹叙夹议、典型史实的引用等写作手法。(出示课件)
过程四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三部分是作者在叙述南京大屠杀后发表的议论和抒情,而下面这个影视片断的配音,就是影视编者的一段议论抒情。那么,你在了解到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性的杀戮之后,有什么感想要发表吗?你对课文最后说的“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是如何理解的?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议论,或抒情,或散文,或诗歌,等等,请尽情把自己胸中的那一腔民族仇恨和怒火,把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主义情感抒发出来。
2、观看电影。
1、学生举手发言,
师: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准备对人家的发言进行评价。
师小结:是的,刚才大家讨论得很好。要知道,日本军国主义还在猖狂,他们要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否认历史;他们想干涉我国的台湾问题;他们与我国争夺钓鱼岛的领土权,等等,可见,日本的这些言行让这个世界觉得很不安宁。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只有发展自己的经济,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提高自己的国力,历史的悲剧就不会重演;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把自己的事做好,要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4、课件播放抗日歌曲《保卫黄河》。
上文提供的语文版第五单元第16课教案设计模板,大家阅读了吧。更多参考尽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标签:语文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