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10-19
随话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对于同学们每天学习的新课时,都需要老师提前备好课,做好教案设计,下文为大家推荐了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怎么写,供大家参考。
一、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是一篇精读课文。第四单元课文主要以求知与读书为主题,学生可以从中获得这方面的不少教益。这个单元又是全套书中惟一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任务。
二、学情分析:
一般来说,初中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这给阅读议论文带来一定难度。然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尤其是进入九年级以后,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他们开始更多的去思考着一些问题。求知与读书问题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自然在学生关注的视线之内。另外学生在本册第二单元和这个单元前一课的学习中,对议论文有了一些了解,对议论文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能力。因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来学习文章,应该是可以学好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四、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五、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大家都知道,我国作家莫言去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不管在文学界还是在科学界都是一项极高荣誉,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位本土科学家获得过该项荣誉。温家宝总理几次去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钱先生总是重复同一个话题: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讲过五六遍,形成了著名的“钱学森之
问”。在钱学森生命的最后阶段,还对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据说温总理立刻约见了六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而几位校长的共同回答是:“老师不行,不是大学出问题,是基础教育出毛病了。”我们的基础教育究竟出了什么毛病?该怎样解决?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我们该怎样去学习?相信曾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会给大家很多的的启示。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不仅能够启起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引起他们对自己学习现状的反思,而且通过简短地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作者基本情况,整合了学习内容,另外,通过了解“钱学森之问”,还能使学生拓展视野,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现状,激发他们为国努力学习的热情和努力成为拔尖人才的远大志向。)
(二)初读课文,把握论点
1、生字词预习检查
采取小组间互换代表检查的方式进行。通过检查了解学生课前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时刻不忘夯实字词基础。
2、学生初读课文,我出示以下问题:
自读课文,思考:
(1)什么是“格物致知”?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2)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读文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把握作者的论点。)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认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过渡句段或各段的关键句子,理清文章思路,并概括复述:作者为什么说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理清文章本论部分之后,再提示学生关注引论和结论部分的内容,通过师生共同概括、板书文章结构提纲,使他们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完整清晰的认识把握。
3、再将板书遮挡,以出示文章论证思路填空的方式指名由学生完成内容小结,巩固所学。
作者以_______话题,从解释《大学》 “格物致知”入手(第1段),剖析__________的弊端,(第2-5段)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第7-13段)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
(设计意图:这样既对学生的探究方法做了有效指导,又通过引导探究把握作者提倡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因,理清了文章的论证思路,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精读课文,学习方法
1、本文主要运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列举了哪些事实讲了什么道理?边阅读边思考,边做旁批。并与同学讨论。
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没有能够从正面或反面证明作者观点的经历?与同学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一个着眼于文章本身,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课文中事例理解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的作用;一个着眼于学生实践经历,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相似经历,深入认识“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一个为文章补充论点的有效训练,一举多得。)
3、学生讨论交流之后师生共同总结文章论证方法的运用思路。
(五)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并谈谈我们在个人行动上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课后整理成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学生谈学后心得,通过联系自己的实际进一步认识格物致知的含义,病讲格物致知的精神贯穿在我们的日常学生生活中,积极争取做一名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人。落实情感目标。课后在整理成文时,在作文中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通过这个练习可以巩固本文摆事实讲道理这一教学目标,初步学写议论文。)
(六)辩证阅读,拓展延伸 学贵有疑。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质疑精神对学习同样重要。你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请提出来,并举例证明。
同时出示这样的链接拓展材料,为他们的思考抛砖引玉: 一、我认为《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是儒家的入世态度。而丁教授所讲的“格物致知”则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此薄彼呢?我庆幸自己上课时没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会误导学生了。
二、丁教授还举了王阳明“格”'竹的例子,认为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他认为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而不应该袖手旁观。但我想,这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探讨世界
的不同角度,他们的着重点不一样,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孤陋寡闻若我,也知道郑板桥就创作了许多竹诗竹画,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一首借物咏志诗,在中国文人的眼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会达到“物中有我,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诗句。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哲学文学给人类带来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优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断语。 三、最后,丁教授还把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归咎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归咎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应该归咎于考试制度,它剥夺了学生的实践时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设计意图:培养质疑精神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开始,这样设计意在帮助学生学会辩证的看事物,同时激起他们反思自己的积极性。)
课堂结束以送名言的方式进行。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议论文
丁肇中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看完精品学习网推荐的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怎么写,相信大家现在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好的规划了吧。
相关推荐:
标签:语文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