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一教案 > 地理教案

沪教版地理初一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模板:人口与民族

编辑:sx_yanxf

2016-09-18

提前做好教学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新课时的教学思路,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老师提供的沪教版地理初一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模板,希望在老师的教学中能够有所帮助。

一、课程分析

中国人口和民族是初一《区域地理》中第三篇 中国地理,第一章 中国地理概况中的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在全书中属于基础导向性知识,难度比较小,但是却很有用。本节课一共有两大内容,一是论述我国人口的现状、增长情况和分布情况,二十介绍我国个民族的概况和分布。内容较多,且内在具有较强联系,学习目标要求较高。主要通过学生的感官感受掌握知识点,并能够运用到具体的读图中。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是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高二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从德育和学育上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中国地理应该是个重点。但考虑到我们的学生初中地理掌握的并不好,且我是用高一的班级上高二的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适当省略掉一些复杂高深的地理专有名词。08-6班的地理在年级里属于中等水平,本班对一些人文地理的知识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考虑到将有20余人要选择文科,所以选择该班进行教学。另外,本课内容经处理后,与本册书其他章节内容联系不大,即使是高一的学生也应该较容易掌握。

三、设计理念

以诱思探究教学为特征的新课程改革,倡导变教为学,教学合一。基于此,课堂教学拟如此展开:探索感知,认识现象→理性研究,把

握实质→学以致用,迁移深化→三维交融,达成目标。本节设计首先从专业数据切入主题,适时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关注和思考,形成感知,如通过对图表的观察进行思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地理事物进行探索研究。最后在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达到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目标。

四、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的人口总数和人口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

3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4.理解我国的56个民族及分布特点和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5.能够准确阅读人口分布图,并分析总结人口分布特点。准确阅读人口增长图,并分析原因。能够熟悉主要少数民族的服饰和民俗。

五、教学流程

(一)数据导入,唤起热情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人口密度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的人口是不是在每一个省市都一样那么多呢?是不是从古至今都那么多呢?(不是)我国的人口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现今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特征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件展示】一、我国的人口现状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到2000年第五次

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2.95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2%。

? 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135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人口密

度比较大的国家之一。

引导:我国人口众多,但是分布却是不均匀的。

【课件展示】二、我国人口分布——东西不均

【图片展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设计意图:看是学生最直接有效的感知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循循善诱,自主总结

引导:从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但似乎又具有一定的规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思考:我国的人口分布具有哪些特点?(东南多,西北少)

在高一上册我们学过城市的分布,我们学地理环境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来影响聚落的分布,也就是说人口的分布主要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那么我们在考虑人口分布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请学生对应每一个思考因素,写出人口在该因素的影响下的分布情况。)

【课件展示】

1、海陆位置(图片展示,沿海和内陆人口密度的差别)

(分析原因:沿海地区降雨丰富,气候温和,利于发展农业;交通便利。)

2、地形(图片展示,高山、高原、盆地、平原等地形区人口密度的差别)

(分析原因:平原盆地地势平坦,利于发展农业和建筑。)

3、气候(图片展示,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地区后识别人口密度)

(分析原因:湿润地区降水充沛,便于灌溉,利于发展农业。)

4、水源(图片展示,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观察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分析原因:人多聚集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河流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便于发展农耕业。依赖河运,交通便利。(从河流的两大功能——供水和运输,来考虑。))

5、交通线的影响(图片展示,我国主要铁路线分布于人口分布的联系)

(分析原因:交通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城镇较多,人口集中。)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直接的视觉感受和老师适当的引导,学生自主加工感官感受,思考后理解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初步思考分布的原因)

(三)归纳总结,突破难点

? 1、沿海东南部地区人口众多,西北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 2、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

? 3、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多,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少; ? 4、人口集中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 5、交通沿线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引导学生分析在每一个影响因素下怎样实现对人口分布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深刻体会我国是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

(四)引导讲述 共同学习

引导:我国人口众多,在历史上发展较早的地区现今人口也较多,相反,历史上发展较晚的地区现今人口也较少。从总体来说,中国的人口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课件展示】三、中国的人口增长

【图片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

请同学们根据图中曲线中国人口增长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我国人口在1660年后迅速增长。主要是因为清朝初期,疆域稳定,经济发展,以及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使我国人口基数不断增长。1841年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外国的入侵、人民的反抗,以及自然灾害,人口增长缓慢。1949年以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中国的人口增长呈加速之势。这个时期世界人口亦是增长时期。

概括起来,我国的人口基本国情为:

【课件展示】人口基数大(占世界人口的22%)

人口增长快

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界线黑河和滕冲,东南人口稠

密,西北人口稀疏)

看完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推荐的沪教版地理初一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模板v,相信老师对教学设计、规划也有了更清楚的掌握,更多参考资料尽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沪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格式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 

标签:地理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