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lz
2016-09-07
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下文为您准备了八年级语文社戏教学计划进度表。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把握人物性格,了解详略得当手法的运用
2.品味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感悟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2.总结上一课时内容:
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本文的段落层次,并学习了第一部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师生共同讨论、回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后面两部分
二、默读第二部分看社戏的全过程,并思考:文章围绕社戏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
讨论明确:一层(5—9节):看社戏前的波折;
二层(10—13节):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三层(14—21节):在赵庄看社戏;
四层(22—30节):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请学生浏览课文5—9节,思考: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写?
讨论明确:看社戏前确实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然而,这些“困难”
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首先解决了船的问题,接着又摆三条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乱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并且还用写包票的话作了保证,让外祖母放心,实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这样叙写既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德,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宕
2.一切问题都解决之后,小伙伴们自然要急急忙忙赶往赵庄看戏作者抓住哪些动词进行详细地描写,以突出小伙伴去看戏时的心情的?(从文中划出)
明确:第10自然段对少年朋友的开船动作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进行传神的描绘,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
3.齐读、自由朗读相结合,指导学生朗读11—13节,并要求边读边在头脑中想像水乡月夜行船的美景(学生自由复述)思考:
A.去赵庄看戏的途中,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夜行船的美景的?
讨论归纳:嗅觉:(清香、水气)触觉:(扑面的吹来)
视觉:(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听觉:(似乎听到了歌吹)想像:(……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B.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情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讨论归纳:作者借助“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段描写,从感觉入手,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更有情写连山,以动写静;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现给读者同时也表现了我急欲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4.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好看原因是:
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
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
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④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描写,也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5.既然戏不好看,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些什么呢?
明确:偷罗汉豆
6.夜深了,人乏船慢,兴致将尽,在小说将要结束之际,偷豆一事又把情节推向了高潮为什么说“偷”?“偷”谁的豆?
讨论明确:孩子们认为背着大人摘豆吃是不应该的,所以直言不讳地说“偷”可是他们不是窃取别人的东西来肥私,“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些话足以表现出这群农家孩子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的优秀品格
7.由此,我们想—想,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的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讨论,老师从旁指点)
(1)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
(2)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彼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不在社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8.偷吃罗汉豆,刻画了哪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明确:桂生:机灵勤快(例:托桂生买豆浆,去了一刻没买到,他立即想到再去舀水给“我”解渴)
双喜:聪明、机灵、能干,是孩子王(例:第一个提到乘航船的是双喜;“双喜可看出‘底细’来了”,打包票的是他;双喜提议不看戏了,“还是走的好罢”,“大家立刻赞成”;双喜提出“先偷哪一边的”,考虑周到;自如应对六一公公等)
阿发:纯朴、无私、憨厚(例:阿发先说“且慢”,观察过后,一句“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足见其细心、无私、纯朴、憨厚可爱)
9.总结:这一部分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看戏前的波折,看戏途中的见闻感受,在赵庄看戏,看戏后月夜归航,偷豆四个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朋友天真活泼,机灵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善良的可爱性格其中关于月下出航,船头看戏,月夜归航的景物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对烘托人物形象,抒发感情起了重要作用
四、师生共同活动,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读课文
2.文章最后一部分是写看社戏的余波,其中“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课文怎样刻画“六一公公”的?
明确:孩子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第二天他“不料竟非常感激起来”,并又送上一大碗罗汉豆来六一公公只对小伙伴们摘豆“踏坏了不少”表示惋惜,这是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的本色;他又亲自给“我”送罗汉豆,又表明他的淳朴,好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我”之所以爱平桥村,正是因为平桥村的人善良可爱作用:深化主题
3.讨论:我们把文章最后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 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删去可不可以?为什么?(提示: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我”却有这种感觉?)
讨论归纳:同样是六一公公的豆,但昨夜的豆是与农村少年朋友一起吃的,充分体现了“我”与少年朋友的友情,所以在孩子看来,当天的豆不如昨夜的豆好因此,“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
4.讨论:“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这段生活的回忆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合作探究,梳理详略
1.全文写了哪几个故事情节?详略又是怎样安排的?
教师投影七个故事情节,然后请同学们梳理明确:
A 赵庄看社戏 B 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C 看社戏前的波折 D 看社戏归航偷豆 E 六一公公送豆 F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G 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1)情节顺序是:G、F、C、B、A、D、E
(2)详写的是: A、B、C、D
(3)略写的是: E、F、G
2.课文这样有详有略地叙写事件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讨论明确:这样详写、略写相配合,既表现出小住农村的诸多乐趣和美好事物,又使文章多姿多彩
(总的来看,本篇详写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小住平桥村的得到优待,一般乐事,和看戏次日的情形详写的各个情节,让人读来如同身历其境,亲见其人,深受感染;略写部分也多以简约的笔墨体现出充分的表现力量,钓虾、放牛就表现出农村生活的浓郁童趣,六一公公的简短问话和送豆行动,更表现了乡村老人的淳朴宽厚、热情好客这种详略结合的灵活运用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学习)
六、总结存储:
至此,我们可以说,这篇文章以去看社戏为线索,写出了—系列的人与事,情和景,充分地突出了“平桥村在我是乐土”的主旨,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其实有着美好的情趣,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七、布置作业:
1.做课后练习题第三题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语文社戏教学计划进度表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语文教学计划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