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家长专区 > 心理指导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讲解

编辑:sx_xiexh

2013-11-21

除了在学校的学习,家长对孩子课外学习和生活的关注也非常重要。精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讲解,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会有所帮助。

第一、只重视学生的成绩,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心态是否健康。现在多数的家长还有老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在学习上给学生加码,却不管不顾孩子是否接受,是否能承受这份压力。就算有孩子反抗,家长和老师也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服孩子,一旦说服教育无用,就是高压政策。

第二、只管学生身体,不管学生心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是父母的心头肉。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孩子就被父母给“监视”起来,要吃好的,穿贵的,从小就补这补那的,害怕孩子发育不好,同时,孩子只要一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的,就马上送医院,打针、吃药、打点滴……而孩子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已很重了却视而不见。不是家长不重视孩子,而是多数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常识知之甚少,没有认识其重要性和严重性。我刚从学校出来工作时,有一个女孩子在班里当体育委员,可我一直不知道她是女孩子,因为她从来都是男孩子打扮,梳男孩的头,穿男孩子衣服,做男孩子游戏,连动作、语言、神态都象男孩子。一次学校举行大型表演活动只要女孩子,她也来报名参加,我对她说:只要女孩不要男孩,在场的同学们都笑着说:“老师,她也是女孩儿”。这个孩子的异性行为完全是孩子的异性心理造成的,而异性心理不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许多同性恋患者都是异性心理造成的。

第三、只看重学生的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给予孩子精神食粮。这一点,从现在留守学生的数量就能看出来。现在的学生家长,多数都以自身的事业为重,把孩子独自扔家里,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而自己就出去闯自己的事业。这种现象有一少部分固然是因为生活所逼,但这种社会现象时越来越严重。家里的老人在管理孩子方面有着诸多的顾忌,还有就是自身的素质问题,他们也没那个能力把孩子管好。

第四、现在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一种表现是认为心理疾患就是身体上的疾病,我有一位朋友,孩子一紧张就摇头,她认为孩子是病了,便带着孩子到全国各大医院去诊治,钱花了不少,药也吃了无数,可就是不见效,我曾提醒她给孩子看心理医生,可她不信,就认为这是病,看心理医生没用。实际上这孩子患的是心因性抽动症,如果经心理医生矫治很快就会好的。可是,这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医院治疗,不但没好,还越来越严重。还有一种就是把心理障碍看成是品德问题,网上有这样一个案列:“一位男孩子品学兼优,在学校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一次他一个人在家,洗完澡后觉得光着身子特别舒心,所以,后来他每次洗完澡后一个人在家时就光身子,结果被前楼的一个女同学看见了,便认为他是品德败坏、耍流氓,最后闹到了学校,给这个孩子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不想再去上学了。后来家长带着该同学去看心理医生,诊断为“陋身癖”,经心理医生矫治很快恢复了正常心理。同学也理解他了,不再认为他品德坏了。”所以,许多孩子犯罪,多数也是因为心理障碍和疾患引起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品德败坏。因此,无论老师还是家长一定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当代孩子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更是当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需要。

那怎样才能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呢?作为一名教师,我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研究学生心理,分析学情。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处于教师“给”、学生“收”的局面。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能学到知识,但是却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更没有选择。而作为一名好的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要为学生的学习负责。要教好一个学生,首先要知道他在想什么?要知道他需要什么?还要分析学生对学习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这样就要求教师深入学生的群体,去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行为。作为教师,更要学会“学”,首先把自己当着一个傻子,然后在遇到同样的知识点的时候会遇到哪些问题,并在教学中一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相信学生在理解方面就容易多了。

二、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最大限度地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允许争论和批评,必要时甚至可以允许学生不举手就站起来自由发表意见、观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营造竞争、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鼓舞、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同时,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指导学生学习,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仅仅获得结论,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主体精神的培养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高度统一,其最高境界恰恰是二者的完美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总结,就必将取得更大的进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遵循中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本文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讲解,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标签:心理指导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