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songyn
2014-06-20
2014新初中七年级历史课件这篇,是精品学习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我国辽阔疆域(P3图5-2) 960万km2,≈欧洲,世界No.3(<俄,加)
领土四至 最北 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最东 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南 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西 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陆上邻国 15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海上邻国 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的
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濒临海洋 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主要岛屿 台湾岛(No.1)、海南岛(No.2)崇明岛(No.3)舟山岛(No.4)
疆域优势
P4 海陆兼备。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国土辽阔,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 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34个 省23个
自治区5个: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直辖市4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特别行政区2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即省会或首府)P6图5-6、 P7表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
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分布 人口地理分界线 以东(东部)人口十分稠密
13.7亿(世界最多) 143人/k㎡ 很不均匀 黑河—腾冲线 以西(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
民族 56个 人口比重 主要集中分布 民族分布特点
汉族 91% 东部和中部地区 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55个 9% 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的特点 地势特点
地形种类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大致呈三级阶梯
6、三级阶梯(书本P13图5-17)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单元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100—2000米 高原和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7、比较黄河、长江(P17 ~P21)
比较点 黄河 长江
发源地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全长 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
注入海洋 渤海(山东省) 东海(上海市)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高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 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贵州、湖北、湖南、
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2个)
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内蒙古),中下游分界点:桃花峪(河南) 上、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
中、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
主要支流 渭河(陕西省)、汾河(山西省) 雅砻江、岷江、湘江(洞庭湖)、汉江、赣江(鄱阳湖)
主要景观 “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开封附近的“悬河”、壶口瀑布、“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汉港、著名峡谷——虎跳峡、三峡工程
作用 灌溉、发电 灌溉、发电、航运(黄金水道)
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黄河下游断流、干旱、“地上悬河”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原因 人类过度利用自然,滥用自然,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季风气候带来的弊端。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加大沿岸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
如何治理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通河道、上游禁止砍伐树木、中游河道裁弯取直、分洪蓄洪等措施。
历史地位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
8、我国南北差异
区 域
内 容 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
北方(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生活习惯
差异 民居特色 注重防寒保暖 注重通风、散热、防雨
饮食习惯 喜吃面食 喜吃米饭
交通工具 陆路交通 公路、铁路和水运
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 气温带 温带气候,比较干燥 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
1月均温 低于00 c(<00c) 高于00 c(>00c)
冬季气温特点 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气温特点 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降水差异 年降水量 少于800毫米(<800mm) 多于800毫米(>800mm)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农业生产
差异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花生、大豆、甜菜 油菜、甘蔗、橡胶、油棕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河流水文及内河航运的差异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 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地形 北方地区多平原 南方地区多丘陵
主要能源资源的差异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水资源丰富
9、我国东西部差异
东 部 西 部
自然条件 地 形 东部地区平原广阔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气 候 较为湿润 气候干旱
资源环境 水资源丰富,但矿产和能源短缺,且工业污染严重 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但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社会经济条件 发展历史 有较深厚的文化、经济、政治基础 灿烂的历史文化
人 口 东部人口多,且分布十分稠密 西部人口数量较少,且分布比较稀少
民 族 主要是汉族 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
特大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沈阳 重庆、西安、成都、乌鲁木齐、呼和浩特
农 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 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
工 业 工业发展条件优越,比较发达 比较缓慢、不发达,但能源工业发展潜力大
交通通信 交通通信发达、方便 交通通讯设施落后
教 育 发达 教育水平、思想观念较滞后
人才资金技术 较为丰富 短缺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较快、较为发达 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相比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的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的劣势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严重的工业污染困扰着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差距较大
南北方交流与互补 南水北调工程 东西部交流与互补 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
10、中国主要铁路线
主要铁路线 线路走向 主要铁路线 线路走向
京九线 北京—九江—南昌—深圳—香港九龙 京哈线 北京—沈阳—哈尔滨
京广线 北京—郑州—武汉—株州—广州 陇海线 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
京沪线 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 兰新线 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综合探究五 认识宝岛台湾
1、台湾的位置重要性:从海上交通来角度:台湾位于中国沿海南北航线咽喉,东亚通往东南亚,亚洲通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交通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2、台湾之最:
台湾降水最多的地方 火烧寮 台湾最高的山 玉山
台湾最长的河流 浊水溪 台湾最大的湖泊(旅游景点) 日月潭
3、台湾的气候:台湾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的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夏季风的影响以及地形的影响)
4、台湾的地形特征:台湾山地多,平原少。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工业和人口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开发历史悠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6、主要城市
台北 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新竹 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摇篮(硅谷)
高雄 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第二大城市 台南 记载台湾开拓建设的历史
7、水稻---海上米仓 甘蔗—东方糖库 水果之乡---香蕉 菠萝
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 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比较点 红松之乡(小兴安岭 东北三省)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区)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地理
位置 黑龙江中北部的小兴安岭,亚洲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有“红松之乡”之称,是我国著名的林区 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
范围:黄土高原垮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第二阶梯) 华北平原北部;北京的西、北两面为太行山和长城,东临渤海湾,南面是千里中原
40°N 116°E
自然
环境 小兴安岭纬度高较高,山地,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夏季,蒸发小,总体湿润,适宜林木生长。(温带季风气候)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夏季与热同期,降水集中、形成暴雨;地势平缓,略有起伏。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人文
环境 铁路纵贯南北、公路四通八达
(森林火车) 建筑:窑洞 饮食习惯:面食
音乐舞蹈:信天游、腰鼓
服饰:白羊肚巾(防风沙)
语言表达:高吭的民歌
文化:皮影戏、秦腔 作为首都,北京是国家机关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存在的问题
(北京例外) 长期过量开采,森林资源急剧减少
对林下野生菌和药材进行毁灭性挖掘,对林区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裸露的黄土在雨水和河流的强烈冲刷下大量流失,是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原因: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裸露,降水多集中夏季;
人为原因:毁林开荒,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 故宫:清明两朝的皇宫,又名紫禁城。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群建筑
鸟巢:国家体育场
胡同、四合院:北京的古建筑
改进的措施 抚育并合理地经营与管理森林
模仿森林自然发育来采伐森林
建立红松自然环境保护区
新的经营方式:把木材的枝丫、断木等剩余材料加工成雪糕棒;用锯末栽种木耳 造林种草
退耕还林
建立拦泥沙、坝淤地工程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
重要
提示 植被:多是针叶林,红松是世界上珍贵树 黄土高原的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 燕、金、元、明、清
北京最早成为“蓟”
第二课 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比较点 水乡孕育的城镇(太湖地区) 富庶的四川盆地(四川)
自然
环境 位置:长江三角洲的南缘 平原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灌溉条件优越,土壤肥沃,农业高产地区,四通八达的水路为贸易提供了便利 位置: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
地形:盆地内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气候:冬暖、春早、夏热、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文
环境 主要城市:无锡、苏州、上海、嘉兴、杭州、湖州等
“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摇快船、“过三桥” 都江堰水利工程 农业: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主要农产品:水稻、油菜籽、肉猪、家禽
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特色:水 房屋特点:临河而建,“人在水上住,船在窗下行”
古镇:盛泽、南浔、周庄、西塘、同里、乌镇等 丰富水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天然气、芒硝、井盐“千年井盐:自贡) 野生动植物资源:大熊猫、金丝猴、雪豹、桫椤等
巴蜀文化:川剧、川菜
比较点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广东省) 我国经济中心(上海)
自然
环境 位置: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南海相望 地形:平原广阔(珠江三角洲)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位置:东海之滨,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枢,扼长江入海口 地形:地势平坦,湖泊众多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
人文
环境 农业:粮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鱼基地和亚热带水果基地 工业:区位因素: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南海相望 人文因素:著名侨乡,引进外资 政策因素:对外开放
(南大门) 交通:河港、海港,京沪线,沪杭线在此交汇,海陆共交通枢纽 浦东新区:浦东的经融业(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高科技产业(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的经济增长点 上海经济的辐射效应
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工业:家用电器、纺织和服装、电子及通信设备等
贸易:通过港澳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
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紧密合作、优势互补 1国际金融中心 2高科技园区
3制造业中心 4航运中心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精品学习网编辑以备借鉴。
标签:历史课件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