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课外生活 > 名人传记

古代中国名人故事:商鞅变法

编辑:

2015-10-11

从此以后老百姓再也不敢议论法令。

于是任命卫鞅为大良造,带兵包围了魏国的安邑,并打败了那里的魏兵。

过了三年,在咸阳建筑门阙、 宫廷,把秦都从雍迁到了咸阳。而且下令禁止老百姓父子兄弟在同一室中居住。又把小的乡村聚集在一起,成为县,设置县令、 县丞,共有三十一个县。挖掉原来的田塍疆界作为田,而且公平赋税。统一了度量衡。

过了四年,公子虞又犯了法,处以割鼻之刑。

过了五年,秦国老百姓十分富强,周天子把祭神的肉赐给秦孝公,诸侯都来庆贺。

第二年,齐国在马陵打败了魏兵,并俘虏魏国的太子申,杀掉了魏将军庞涓。又过了一年,卫鞅对秦孝公说: “秦国与魏国之间,就好比一个人患有腹心之病,不是魏国兼并了秦国,就是秦国兼并了魏国。为什么呢 ? 魏国处于山岭险要的西边,在安邑建都,与秦国隔河为界,而山东边的利益它单独拥有。有利时可以向西侵略秦国,不利时可以向东扩展土地。现在因为国君圣贤,秦国赖以强盛。而魏国去年大败于齐国,诸侯都背叛它,可以乘这个时候讨伐魏国。魏国抵挡不了秦国的进攻,必定往东迁徙。一旦魏国东迁,秦国就可以占据险固的黄河、 崤山,向东控制诸侯,这是帝王的大业。 ” 孝公认为很对,便派卫鞅带兵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带兵截击秦军。两军对峙,卫鞅写信给魏公子?说: “我当初与公子关系很好,现在各为两国的将令,不忍心互相攻击,可以与公子会面,结盟,痛饮一场后罢兵,以使秦、 魏两国相安。 ” 魏公子?认为这样做很好。等到会盟结束,大家一起饮酒,而卫鞅布置的埋伏的甲士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乘机攻打魏军,全歼魏军后回到秦国。

魏惠王因为自己的军队多次被齐国、 秦国打败,国内十分空虚,国力一天天削弱,十分害怕,就派使者把黄河以西的土地割让给秦国以求和。而魏国于是离开安邑,迁都到了大梁。梁惠王说: “我十分悔恨当初不听公孙座之言。 ” 卫鞅打败魏军回国后,秦国把於、 商的十五个城邑封给他,并封号为商君。

商君在秦国为相十年,宗室贵戚中怨恨他的人很多。赵良见到商君,商君说: “我所以能见你,是因为孟兰皋,现在我请与你结交,可以吗 ?” 赵良说: “我不敢冀此希望。孔丘说过: ‘推举贤能的人,会使上位者上进,聚集不贤的小人,能使君王后退。 ’ 我是那种不贤的人,所以不敢从命。我听说: ‘不是他的位子却占有它,叫做贪位,不是他的名而居为己有,叫做贪名。 ’ 我如果听从了你的好意,则恐怕我就是贪位贪名了。所以不敢从命。 ” 商君说: “对我治理秦国,你不高兴吗 ? ” 赵良说: “听取别人的意见叫做聪,对内反省自己称为明,能克制自己的称为强,虞舜说过: ‘自我谦卑是很高尚的。 ’ 你不如按虞舜的话去行事,不用再问我了。 ” 商君说: “当初秦国行戎狄之教,父子之间没有区别,同居一室。现在我更改了这种习俗,男女之间实行分别,大造门阙,把秦国治理得与鲁国、 卫国的习俗一样。你看我治理秦国,与五?大夫百里奚相比,谁更贤明 ?” 赵良说: “一千只羊的皮,比不上一只狐狸的腋毛;一千个人在那里附和,不如一个人直言相争。周武王因为有直言相争之人而兴旺,殷纣王因为群臣不敢异言而灭亡。假如你不否定周武王的话,我请求整天直言而不受罚,可以吗 ?” 商君说: “曾经有人说过,挂在嘴上的话好比是花,真心话则好比果实,苦口良言好比是药,甜言蜜语是疾患。你果真能够整天与我直言相对,这就好比是给我吃药。我将服事你,你又何必推辞呢 ?” 赵良说: “五?大夫百里奚,是楚国的地位卑贱之人,听说秦穆公贤能,希望能见他。他想去秦国,但是没有路费,就把自己卖给秦国的客人,穿着破旧的衣服为人喂牛。过了一年秦穆公知道了这件事,就把他从为人喂牛的贱役中提拔起来,让他位居百官之上,秦国没有人怨恨他。他在秦国为相六七年,向东攻打郑国,三次为晋国立国君,一次拯救楚国的危难。在国内实施教化,使巴人前来纳贡;施德于诸侯,四面八方的戎族前来归顺。五?大夫在秦国为相时,劳累了不坐车,天热时不张伞盖,在国中行走,不用车骑跟随,也不手持武器,因此他的功名载于府库的史册中,他的德行施惠于后世。五?大夫死时,秦国的男男女女都流了眼泪,儿童们不唱歌谣,舂米的人不吆喝用杵。这就是五?大夫的德行。现在你见到秦王,是因为宠臣景监作的主,这就不是成名的办法。你在秦国为相不考虑老百姓的疾苦,而去大造门阙,这不是成就功业的办法。让太子的师傅受刑、 刺面,用严酷的刑法伤害百姓,这是积聚怨愤暗藏祸患。你的教化民众的政策比国君的命令还要苛刻,民众对你的命令的遵从比对国君命令的遵从还要快捷。现在你又违背情理建立权威,这不是实施教化的办法。你又效仿国君面向南而自称寡人, 天天惩罚秦国的贵公子。

标签:名人传记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名人传记、中外名人传记、世界名人传记、中国名人传记、名人传记读后感、名人传记读书笔记